作者:张英基
摘要:
齐鲁古典戏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元明清时代,齐鲁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戏曲作家作品。山东济南,元代称济南路,直属中书省,交通便利,商业发达,都市繁荣,是当时全国有名的大都市,也是山东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有武汉臣、岳伯川、张养浩、高克礼、刘敏中等元曲作家。元代济南“本色派”杂剧作家武汉臣,今存杂剧《散家财天赐老生儿》、《包待制智赚生金阁》二种。
关键词:元代 武汉臣 杂剧 《老生儿》
武汉臣为元代杂剧“敦朴自然”的“本色派”作家,山东济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字号、生卒年代待考。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认为,武氏“约元宪宗元年(1251)前后在世”。据元·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可知武氏为元前期的杂剧作家。创作杂剧共有十余种。
元末明初戏曲作家贾仲明《录鬼簿续编》为其补挽吊词【双调·凌波仙】《吊武汉臣》曰:“先生清秀济南人,风调才情武汉臣。《登坛拜将》穷韩信,《老生儿》关目真;新传奇十段皆闻。听泉水,看暮云,如此黄昏。”据此推测,武汉臣并未出任,是一位才华横溢,生活恬淡,隐居于泉城,“听泉水,看暮云”的“书会才人”。所谓“新传奇十段”,即指《录鬼簿》著录的杂剧:“《曹伯明错勘赃》、《抱侄携男鲁义姑》、《赵太祖创立天子班》、《虎牢关三战吕布》(此种尚存残曲,见《元人杂剧钩沉》)、《散家财天赐老生儿》、《女元帅挂甲朝天》、《谢琼双千里关山怨》、《穷韩信登坛拜将》、《四哥哥神助提头鬼》、《郑琼娥梅雪玉堂春》”等十种。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列“群英所编杂剧:武汉臣《老生儿》、《鲁义姑》、《玉堂春》、《错勘赃》、《提头鬼》、《天子班》、《关山怨》、《挂甲朝天》、《韩信筑坛》、《三战吕布》十种”,与《录鬼簿》著录大致相同。
今存杂剧《散家财天赐老生儿》、《包待制智赚生金阁》二种。后一种《元曲选》作“武汉臣撰”,而《录鬼簿》武汉臣名下未著录此剧,《息机子元人杂剧选》本作“无名氏撰”。其杂剧《虎牢关三战吕布》仅存残曲,余者皆佚。
从武汉臣现存的杂剧作品看,他对平民百姓所遇到的社会问题是比较关心的,其作品在剧情结构上独具匠心。他既写出了宣扬封建宗法观念的《散家财天赐老生儿》,又写出了具有思想意义的《包待制智赚生金阁》等作品。据《静庵曲录》载,其《老生儿》一剧,曾为英人所译,1817年即在伦敦出版。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为末本戏,正末扮刘从善。全剧共四折一楔子。剧中写家资巨万的东昌富户刘从善,有妻李氏、妾小梅,老而无子嗣,仅有一女引张,赘婿张郎。刘从善的弟弟刘从道早亡,抛下一子引孙,从善抚养侄儿引孙如同亲生;其妻李氏则疼爱亲女,而女婿张郎却不容引孙,为争得家财,便迫害、排挤引孙,并将其赶出刘家。刘从善无奈,赠引孙纹银百两、草屋一间,让其独居,以教村童谋生。
刘从善怒于李氏、女儿和女婿赶走了侄儿引孙,便将其所有的债券烧毁。这时其妾小梅有身孕,刘氏渴望得子,外出时叮嘱妻子、女儿细心照料小梅。引张与张郎担心小梅生子将继承家业,想暗害小梅。于是他们对李氏假说小梅跟人逃跑了,随后将小梅转移他处。他们偕李氏到田庄向刘从善报告此事。刘从善听了虽有疑心,却又无奈。想到自己老而无子,定因家财所致,于是发誓在开元寺舍财布施,救济贫困者,要以此赎罪,祈求上天赐子。此时,引孙因生活贫困,也来寺领取散钱。掌管家财的张郎不给他钱,李氏又把引孙赶走。刘从善暗将靴子筒中的两锭银子给了引孙,叮嘱他好好照看祖坟,保他将来成为富户。
清明时节,刘从善嘱咐女儿、女婿安排祭祀祖坟。他与李氏扫墓途中,指着一块绝地说:女儿是外嫁之人,死后埋在夫家的墓地;自己无子嗣,将来无人祭坟,只有葬于绝地。刘家唯一的后代只有侄儿引孙了。夫妇俩到了祖坟,却不见女儿、女婿,但墓地上有焚烧的纸钱和浇过的水酒,原来是引孙所为。而女儿、女婿先去祭扫了张家祖坟,却姗姗来迟。刘从善见此大为伤叹,李氏也深有感触,并回心转意,携引孙一同回家,将掌管家财的钥匙尽归引孙,将张郎、引张拒之门外。
三年后,刘从善寿辰,女儿、女婿登门祝寿,刘氏不纳。这时,女儿讲出她曾照料小梅生子的经过。小梅也带着三岁的儿子回家。刘从善见此,喜从天降,称道女儿孝顺,于是将家财一分为三,女儿、侄子、儿子各得一份。刘从善广散家财,多行善事,终于得一老生儿。
剧中反映了元代社会家庭血缘嫡、庶的亲疏关系,围绕着家庭内部的子嗣及财产继承问题所发生的一系列矛盾纠葛。通过一个富贵家庭财产的继承权问题所引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人情世态,广泛地展现了元代社会的生活画面。
全剧四折一楔,着重写了刘从善等四个人物前后的思想转变,笔法各异,合理自然。在楔子、第一折、第二折戏中已经写了刘从善妻不喜欢侄儿引孙,而喜爱女婿张郎,刘从善还把家中十三把钥匙全交给了他,由他掌管家私,将来继承刘氏家业的事已确定无疑了。但是到了第三折清明节上坟祭祖时,剧情突转,岳母不再喜欢女婿张郎,要回了十三把钥匙;到了第四折剧情转折更大,小梅和三岁男孩令人意外地出现,侄儿交出十三把钥匙,等等,剧情达到了高潮。刘从善把家财一分为三,作为结局。
剧中运用倒叙,通过唱词写刘从善的转变;李氏对引孙态度的转变幅度较大,又都在明场,笔墨比较多;运用暗叙写引孙的转变,运用补叙写引张的转变,二者都比较简略。全剧故事跌宕起伏,情节复杂,有较强的戏剧性。曲文当行,语言生动,曲词素朴,多用口语,尤其以宾白最为出色。
剧中通过刘从善的抚今忆昔,沉痛忏悔,鞭达了聚敛钱财的卑劣行经,坚定了捨财济贫的决心,同时也补叙了他一波三折的思想转变过程,简洁而不失丰满。作品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颇为细致入微。明初曲论家朱权《太和正音谱》:“古今群英乐府格势”,将其列入“元一百八十七人”中,对其曲词评价曰:“如远山叠翠。”
该剧现存《元刊杂剧三十种》本、明·臧晋叔《元曲选》本和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酹江集》本。郑振铎主编的《古本戏曲丛刊》四集有《元曲选》外各影印本。另外有王季思等编的《全元戏曲》本、王学奇等的《元曲选校注》本。《元刊杂剧三十种》有郑骞1962年校订本、徐沁君1980年校点本和宁希元1988年校点本。元刊本与其他本比较,多11曲,但篇幅短;剧中人物的姓名,也多有不同。例如刘从善为刘禹、刘引张为刘引璋、刘引孙为刘瑞。题目正名为四句:“举家妻从夫别父母,卧冰儿祭祖发家私;指绝地苦劝糟糠妻,散家财天赐老生儿。”臧晋叔《元曲选》本、孟称舜《酹江集》本,均以后两句为题目正名。
从19世纪初,元杂剧《散家财天赐老生儿》便有英、法、日、德等译文本陆续出版。1817年9月4日,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阅读了此剧本后,曾介绍给友人克纳伯尔评价说:“我们一谈到远东,就不能不联想到最近新介绍来的中国戏剧。这里描写一位没有香烟后代不久就要死去的老人的感情,最深刻动人。”歌德高度赞扬了武汉臣在描写人物感情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
此剧对后世的戏曲、小说也均有影响。元末明初,杨文奎的杂剧《儿女团圆》,其内容基本是以此剧故事情节敷衍而成的。明代凌濛初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有《占家财狠婿妒侄 延亲脉孝女藏儿》一篇,其故事情节、人名、叙事,大多与此剧相同,唯有刘女引张改名为“引姐”,且孝顺贤慧,与此剧的情节稍有差异。
参阅书目:
《元曲选》明·臧晋叔,中华书局1989年版;
《元曲选外编》隋树森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录鬼簿》元·钟嗣成,《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录鬼簿续编》明·贾仲明(亦作无名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元曲百科辞典》袁世硕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古典名剧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全元曲》(上、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005.03.22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