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丁耀亢传奇《西湖扇》、《化人游》赏析

作者:张英基
摘要:

清代山东的戏曲作家作传奇戏文的有十馀人,而伶官艺员则不可胜数。诸如济南的叶承宗;诸城的丁耀亢;曲阜有孔尚任、孔传鋕、桂馥、孔广林、孔昭虔等;淄川的蒲松龄;莱阳的宋琬;德州的卢见曾;汶水的路述淳;济宁的许鸿磐;掖水的尤泉山人;嘉祥的曾衍东,等等。诸城的丁耀亢今有传奇《西湖扇》、《化人游》、《赤松游》、《蚺蛇胆》等传世,在戏曲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

关键词:清代 丁耀亢 传奇《西湖扇》、《化人游》

丁耀亢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卒于清康熙八年(1669,一说卒于1671)。明末诸生,入清官容城教谕。为清初学者、文学家。字西生,号野鹤,别署紫阳道人、野航居士、漆园游晏、华表人、辽阳鹤等。六十岁以后,因患眼疾,故又自号木鸡道人,山东诸城城里(今胶南市大村镇)人。祖居清诸城马山(今胶南市境内)。丁耀亢出身于官僚家庭,生长在名门世家。其祖父丁纯、父亲丁惟宁皆在明廷以进士仕宦。其父官至湖广勋襄兵备按察副使。其弟兄六人中也有数人科举获名。丁耀亢为明侍御丁惟宁之第五子,幼年在九仙山庄丁家楼子读家塾,十一岁丧父。他自幼聪颖过人,负奇才。为人洒脱,倜傥不羁,颇有智谋。弱冠补诸生,走吴会,游说江南,后誉满京华。他在科场屡试不第,郁郁不得志,后得进充任教习。工诗善文,有开一邑风雅之先,县中诸诗人皆推其为先辈。其早年诗作颇具丰采,晚年之作品则更加豪壮,有“诸城诗风”之誉。他是生活于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戏曲家、小说家。

明末清初,国事腐败,弊政多端,阶段矛盾、民族矛盾十分激烈。清入关前后的战火燃及山东,丁耀亢饱尝了战乱之苦。丁耀亢一生,怀才不遇,倜傥不羁,把这些志趣情感凝于笔端,撰写出一系列较有影响的作品,成为一位颇具个性的文化人。顺治四年(1647),他游京师,与龚鼎孳等讲论风雅,诗名大噪。后为容城教谕,擢福建惠安知县。后以疾告退,卒于里。

丁氏平生所著甚丰,能诗,善小说及戏曲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著有诗集《野鹤诗钞》、《陆舫诗草》、《椒邱诗》、《逍遥游》、《江干草》、《听山草》、《归山草》等;著有小说《金瓶梅续编》,为其代表作之一,至今仍传于世;取历代吉凶诸事作《天史》十卷;作传奇十三种,诸如《西湖扇》、《化人游》、《赤松游》、《蚺蛇胆》(即《表忠记》)、《非非梦》、《星汉槎》等,惜多已散佚。其《天史》类列历代吉凶祥灾之事,抒生不逢时之慨,后此书被焚,已不传。今存清康熙年间煮茗堂刻本《丁野鹤集十种》。

丁耀亢一生坎坷,虽为明朝官宦世家,深受明王朝的知遇之恩,但他极端痛恨明兵的暴行;他虽与清王朝有着弟、侄被害,兄、侄致伤之仇,但又为局势所迫,不得不出仕应付。不言而喻,他的思想与心情是极端矛盾复杂的。丁耀亢一生著述宏富,诗文踔厉风发,情感激越,多发激楚之音,就连写景诗作也往往流露出倾泻愤懑的风格,不难看出他对清朝专制政治的愤恨。丁耀亢“雄心傲骨气铮”,又勤恳地笔耕不辍,在那个时代难免会招惹祸端。清初文字狱盛行,他也难逃厄运。其《金瓶梅续编》一出,他便被逮捕入狱,关押长达一百二十天,后经友人营救获释,但双目失明,最后,七十二岁时卒于山村。就在他死后,清廷还多次查禁其著述。丁耀亢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但依然关注社会生活,同情农民疾苦,勇于鞭挞封建统治的黑暗,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这样一位坚守气节、为人正直的文人,是很值得后人尊敬与怀念的。

前些年,文学界曾一度出现丁野鹤研究热,但真正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和奠定他在文学史上地位的并非是其诗词,而是他的戏曲与小说。其日记体《出劫记略》集,凡十三篇,记载了亲身经历的一些史实,即清军入关及丁氏投奔南明弘光政权的经过,详细记载了李自成起义后,大顺义军在胶东的一些活动踪迹,这是研究明末农民起义极有价值的史料。对了解当时社会状况,尤其是农民军土地政策等,颇有参考价值。丁耀亢的小说《金瓶梅续编》,是其立名之作,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更被文学界所重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专门对其作过论述。其小说艺术成就虽逊色于《金瓶梅词话》,且有宣扬因果报应的消极思想,但在抒愤疾世方面,却超乎许多作品。小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影射明、清易帜的悲切现实。他运用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对昏君佞臣、弊政恶习、人情世态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鞭挞,对清朝统治者的黑暗政治予以强烈的抨击。他的传奇《西湖扇》、《化人游》、《蚺蛇胆》和《赤松游》等戏曲作品,是继元杂剧、南戏之后的杰出戏曲之作。

传奇《西湖扇》

《西湖扇》全剧2卷32出。清·姚燮《今乐考证》著录,署“紫阳道人”;《乾隆诸城县志·艺文考》卷十三著录,署“丁耀亢作”。

此剧以宋湘仙西湖遗扇,促成顾生与二女子悲欢离合之姻缘,故题名《西湖扇》。剧中写南宋武林书生顾史(别号石渠),由乡荐赴临安。清明时节,与友人陈道东、吴方并等,游赏西湖,买舟载酒,谈笑欢娱。顾生先后结识了名妓宋娟娟、金吾将军之女宋湘仙。在雨中,宋湘仙丢失了以春兰为题的诗扇,上署“钱塘宋湘仙题”,被顾生拾得,便以此扇为聘,与宋娟娟定为终身,对其相约:“如他日富贵可期,当贮子以金屋”。顾生的友人陈道东率诸生四百人,上疏参劾秦桧,反对议和,遭秦桧嫉恨迫害。后来,顾生、宋娟娟、宋湘仙均被金将娄室俘获到金国。宋娟娟沦为织户;宋湘仙遭娄室妻妒恨,备受折磨,为耶律楚材营救,入皇姑寺为尼。二宋曾先后在真定府清风店驿站粉壁上留有题诗,表达对顾生的相思之意,并落款署名。顾史在驿站见到二宋题诗,便千方百计去寻找她们。顾生与二宋在皇姑寺相遇,言明诗扇之缘,相订终身。后来,顾史高中金国探花,授翰林院检讨,最终金主命娘娘为其主婚,钦赐顾生与二宋完婚,二宋被册封为左、右冼德夫人。

丁耀亢于顺治甲午(十一年,1654)春,曾作《题西湖扇曲末》诗曰:“天上双星不易投,飞花长恨水东流。明妃不返仍春冢,蔡琰重归已白头。岂有玄珠还合浦,空传彩凤下秦楼。排场但作真实相,玉杵年年伴酒筹”(《丁野鹤集十种》《椒邱诗》卷一)。现存传奇《西湖扇》曲末的收场诗,与此诗开头四句基本一致,仅将“王嫱”改为“明妃”。

丁慎行《重刻西湖扇传奇始末》评曰:“纨扇离合,萍踪聚散,往事已付之梦幻矣。石渠先生,天下有情人也,恳求先惠安公一喏,而借题说法,寓意写生。遂使才子佳人,苦海离愁,一旦作登场欢笑,西湖之盟如旧,胡拍之调重逢。是不但为石渠先生功臣,直为古今来怨旷,作合慈伐矣。”石渠,为剧中书生顾史之别号。此剧依据明、清易代之际的真实故事,假托于宋、金时代,并将顾史与二宋的离别悲剧,改为大团圆的喜剧结局。

湖上鸥吏为此剧撰《叙》(附《宋娟题清风店原诗并序》、《宋蕙湘原诗》)评曰:“余昔走马向长安道上,见所谓蕙湘诗者四首,清婉悲怨,使人感痛欲泣下,每思传其事而未得。及来湖上,则放鹤主人已携友人成本矣。”“正如以宋广平而赋梅花,欲使览者知绝世才媛,遭时不偶,以播迁而发其幽思,因沦落而传其姓字,为天下怜才者一浇块垒也云尔。”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评曰:“前载宋娟娟题清风店诗及宋蕙湘原诗,知曲为二人而作。其诗清初盛传,乃当时实事也。”

此剧有清顺治年间野鹤斋刊本、康熙煮茗堂刊本。现存康熙十三年(1675)重刻本,《古本戏曲丛刊》五集据康熙十三年重刻本影印。

传奇《化人游》

《化人游》全剧不分卷,共10出。《笠阁批评旧戏目》、《今乐考证》著录,署“野航居士”;《乾隆诸城县志·艺文考》卷十三著录,署“丁耀亢作”。此剧据《列子·周穆王第三》:“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中,西极(西域、西胡)化人偕周穆王遨游天庭之事敷衍而成,故曰《化人游》。剧前有莱阳宋琬《总评》署“顺治戊子”,即顺治五年(1648),称丁氏为“吾友”,曰:“《化人游》,非词曲也,吾友某渡世之寓言,而托之乎词者也。世不可以庄言之,而托之于咏歌;又不可以庄言之,而托之于传奇。以为今之传奇,无非士女风流,悲欢常态,不足以发我幽思幻想,故一托之于汗漫离奇,狂游异变,而实非汗漫离奇,狂游异变也。知者以为漆园也,《离骚》也,禅宗、道藏语录也,太史公自叙也,斯可与化人游矣”。

剧中写浙中吴山人何皋(字野鹤),厌恶世俗,欲访异人,同游三江五湖,企求仙境。东海琴仙成连,见何生赁船,便遣武陵渔人玄真子扮作渔翁,驾仙舟往度之。左慈、王阳奉上帝敕旨,亦登舟点化之。在神仙超度点化下,何生与仙化的历代名姝凌波、桃叶、西施、赵飞燕、张丽华、薛涛、卢莫愁等及高人东方朔、易牙、曹植、刘桢、李白、杜甫、陆羽等,同舟泛游蓬莱仙阁,昆仑奴亦随行护舟。众仙饮酒行令,赋诗吟咏,射覆戏谑;仙乐高奏,歌声缭绕,仙舞翩翩。众神仙各道其身世,极言尘世诸多烦恼及仙化之乐。何生顿觉神仙好,有幸能与历代名家同舟同乐。

行进途中,舟至弱水,东海鳌精命鲸精作难。何生与众仙离散,便独自弃舟,改乘小船,误入鲸腹。鲸腹乃三闾大夫屈原居处,何生遂于鲸腹修道。鱼骨大王遣鱼肠剑士刺杀何生,却不能伤害。何生拜访屈原,屈原吟诵《离骚》,二人共擘大橘,见橘中有二老端坐对弈。忽然,幻象俱灭,何生乘坐橘瓠漂出鲸腹。至南海鱼骨寺,遇惠广禅师,何生请求指点,禅师留偈,题壁而去。忽见西施所扮云水道姑前来接迎,指引何生复登大舟,重逢众仙。此时,龙王设宴迎众仙,游赏水府,吟诗助兴,极尽欢乐。何生归途,突然失去船夫,何生顿悟,方知幻梦。何生道果完成,已经成仙,便交还原舟,凌虚而去。

清顺治四年(1647),龚鼎孳题《化人游词序》评价此剧曰:“文词奇幻,选艳征豪,惊心动魄,遂令青鞋布袜,与十州平分千古。眉道人《李公子传》后,久不见此想头矣。”

此剧现存清顺治年间野鹤斋刊本,今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本戏曲丛刊》五集据以影印。

参阅书目: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周贻白,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山东史志资料》1982年第一期;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10)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曲论初探》赵景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古典名剧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明清传奇综录》(上下)郭英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005.05.30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