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英基
摘要:
清代山东的戏曲作家写传奇戏文的有十馀人,而伶官艺员不可胜数。诸如济南的叶承宗;诸城的丁耀亢;莱阳的宋琬;淄川的蒲松龄;曲阜有孔尚任、孔传鋕、桂馥、孔广林、孔昭虔,等;济宁的许鸿磐;德州的卢见曾;汶水的路述淳;嘉祥的曾衍东;掖水的尤泉山人,等等。掖水的尤泉山人今有传奇《梦中因》流传于世。
关键词:清代 尤泉山人 传奇《梦中因》
尤泉山人(约乾隆年间在世),其姓、名、字均不详,生平无考。山东掖水(今掖县)人。著有传奇《梦中因》,流传于世。
传奇《梦中因》共两卷33出,未见著录。此剧虽事无所本,虚构成文,但作者是根据其叔祖的传奇《梦中巾》,加以扩展而成的。其《填词凡例》曰:“黄粱、蕉鹿、蝴蝶,以人而名,经也。华胥、槐安、钧天,以地而名,纬也。而其中联络者则以巾,贯串者则以鹦鹉,如云峰叠出,面面皆到,此骊龙珠也,阅者尤当着眼。”《填词凡例》又曰:“先是,余叔祖青芳先生有《梦中巾》传奇一册,因闯变而作也。予就其轮廓,更而张之,规模稍阔。非敢杀青,聊云塞白。”作者叔祖青芳先生,姓名、字号、生卒年代均不得而知,其传奇《梦中巾》,当作于明清之际,但不见流传。
剧中写中州蒙县书生胡叠,字化周,父母双亡,收婢女采春为妾。尝在梦中,梦见司园者谓其“始贪国色花、终贪天香花”,忽然被鹦鹉唤醒。不久后胡叠为求取功名,赴试长安。采春以缨络巾相赠。其同里好友书生焦鹿鸣为之饯行,胡生便将采春托付给焦鹿鸣照顾。
胡生途径邯郸,见风景如画,便在石壁上题诗一首。适逢退归林下的北地经略黄良珍路过,二人相识。黄良珍见胡生题诗隽永,字体清秀,便上前攀谈,方知胡生为自己年兄胡胥素之子。黄良珍爱其才,热情邀胡生至府中读书。此时府中塾学尚未落成,暂时寓居钧天寺客舍,温习功课。
一日,胡生自觉困倦,冥冥之中,梦见墙外花园中,黄经略之女黄飞香向他走来,他深为飞香美貌所动,不禁登台眺望。这时一阵风吹来,将其头巾吹落。他便央求飞香帮忙,飞香拾起头巾掷于墙外,待胡生接住头巾,猛然从梦中惊醒。
钧天寺中僧人了空闲暇无聊,来到胡生房中,胡生却不在。了空见书架上有一方巾包着一叠诗稿,便翻阅起来。诗中叙述其游园遇美人之事,了空以为胡生与隔壁黄飞香有私情,便想冒充胡生去与黄小姐深夜幽会。三更时分,了空跳墙潜入花园,摸到黄小姐绣楼门口,被人发现了,他急忙越墙而逃。看妈伴香捡到了空失落的头巾与诗稿,便交给了飞香小姐。飞香看后甚感奇怪,诗中所叙的内容恰好是几天前自己所梦的情景。黄飞香留下头巾,依原诗韵和诗于云笺,让架前鹦鹉权充青鸟,向胡生送达传信。胡生正四下寻找丢失的诗稿与头巾,只见鹦鹉衔云笺飞来,绕梁数周,丢下云笺。胡生急忙拾笺,竟是和诗,心中诧异,而又不知头巾丢失在何处。
黄良珍见胡生才貌双全,欲将女儿飞香许配于他,胡生应允。黄良珍赠金命其赴试长安。此时,槐安国搂义王起兵,欲图华胥国。国君诏老臣黄良珍督兵征讨,良珍无奈,只好告别女儿前去赴任。槐安国王得知黄良珍为统帅,便派人抄小路到邯郸捉拿良珍的家眷,以此逼其降。黄飞香闻讯,便女扮男装,以胡生头巾蒙头,与看娘伴香匆匆逃离家门。后来二人失散,黄飞香落入敌手。槐安国统帅见女扮男装的“年轻后生”,颇有才学,便将其留于军中作参谋。
当初,焦鹿鸣送走胡生以后,便垂涎于采春,遭拒后怀恨在心。时闻槐安国举兵进犯,焦鹿鸣与敌兵里应外合,蒙城陷落,焦鹿鸣将采春献于敌营。一天,敌兵给充任参谋的黄飞香送来一美人,云统帅命其二人当晚完婚,飞香吓得魂飞魄散,不知如何是好。原来这“美人”就是采春。采春一见“年轻后生”头上戴的头巾,正是自己亲手所织作的,十分奇怪。后来黄飞香得知眼前美人乃胡生之妾,于是让采春女扮男装,赠之以令箭,令她骑快马速速逃命。
胡生赴试途中,获悉因战乱朝廷停止科试,便只好返回岳父家,但黄家人去楼空,花园中一片萧条,而梦中景色却历历在目。鹦鹉飞来,告小姐避兵东南。于是带上鹦鹉去寻找黄飞香。途中与看娘伴香相遇,二人一起回到家乡蒙城。此时方知焦鹿鸣将采春献给敌营。二人又来到黄良珍大营,良珍始知家中女儿离散,下落不明。胡生献破敌之良策,良珍奏明朝廷,圣上册封之为参军,率兵北征,英勇杀敌。槐安国兵布下“九曲贯珠”阵,被黄良珍一一攻破,将敌国境内大垤、小垤逐一削平。黄良珍分兵南征,大破敌兵,槐安国太守淳于棼只好捧表受降。
采春逃命来到黄良珍大营,被良珍收为义女。胡生率军攻打蒙城,水淹破贼,拔除降贼焦鹿鸣。后来与黄良珍合兵,大获全胜。经战乱变故,几番周折,最后,胡生凯旋回朝。良珍不愿为官,辞阙归里,仍归林下。后经吕纯阳点化,最终得道成仙,白日飞升而去。
朝廷重开科场,胡生妙笔生花,力拔点筹。胡生择日,并娶飞香、采春。又传喜报,状元及第,晋阶平南将军,改日赴圣宴……胡生正在高兴,忽听鹦鹉叫他,猛然惊醒。此时眼前既无妻妾,又无喜报、圣旨,头上亦无朝冠,依然戴的是一顶旧头巾。所有这一切,原来是一场大梦,胡生凄楚悲伤,惆怅不已。
作者《梦中因传奇·序》署乾隆“庚戌重阳后一日”(五十五年,1790)作,曰:“毋宁效痴人说梦,假优孟之衣冠,状傀儡之啼笑,惝惝晃晃,杳杳茫茫,卧榻之旁,现出种种变相,岂呓语哉?夫亦曰梦中占梦,彼梦者当下场头,大开眼孔,视世间一切生活,俱作如是观,则虽谓之至人无梦可也。”其《填词凡例》曰:“余非周郎,素不谙曲。无已,则于旧院曲本中,择其时登排场者,摹写成套,庶几老妪能解,知音者或不至弃为唾余。”
此剧今存版本有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兰格稿本,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料室藏。题为《梦中因》,署“掖水尤泉山人编”。篇首载《梦中因传奇·序》曰:“乾隆岁次庚戌仲秋,胶西文峰氏序于九青山下。”又序曰:“岁次庚戌重阳后一日,东莱尤泉山人自识于桐花书屋。”
清代山东戏曲的演出场所很多,除乡村演剧赛神的社伙和官绅宴会时的演出外,会馆戏楼是经常演出的场所。会馆,是过去客居在外省的官宦、商人筹资修建的同乡活动场所。用来召开同乡会、敬神、团拜、娱乐等活动,也用于做寿、婚丧、暂放尸骨等。例如:始建于清乾隆八年的聊城山陕会馆的戏楼,是一座精工细作的复台结构式的建筑,顶层可以出现“天女神仙”。菏泽有山西会馆戏台,并有咸丰八年碑记。另外,济南有江南会馆、八旗奉直会馆等;济宁、曲阜有山西会馆;青岛有三江会馆等等,这些会馆也都建有戏楼、戏台,作为定期演出戏曲、观看戏曲的固定场所。清代山东的戏曲表演艺术家,见于记载的有即墨的于永亭;历城的孟九儿;兖州的全庆儿,等等。
聊城山陕会馆与戏楼
聊城山陕会馆是我国历史上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的见证。会馆位于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古运河西畔,是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合建的一处神庙、会馆与戏楼相结合的古建筑群,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起初规模不大,只有正殿、戏台和一排楼群,但浓烈的思乡之情使山陕商人不惜耗资继续进行了8次扩建,历经4年,到清嘉庆十四年(1809),才形成现在之规模。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保留至今的有山门、戏楼、夹楼、钟楼、鼓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关帝殿、财神殿、火神殿等160馀间。
会馆整体建筑群,布局紧凑,错落有致,装饰华丽,是我国古代建筑之瑰宝,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具有极高的价值,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商业史、经济史、戏剧史、运河文化史以及书法、绘画、雕刻艺术史的珍贵资料。尤其是建筑中诸多颂扬经济的楹联和碑刻上所记载的商号名称及其捐银数目等,对研究我国清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建国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山陕会馆的保护与维修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文物局和省市地方政府已陆续投资对山陕会馆进行了维修与复原。
戏楼山门为三洞重楼式,屋顶盖黄、绿二色的琉璃瓦。山门与戏楼后墙,架尤一座小过楼,两旁有钟鼓楼。有会馆观戏场、会馆春秋楼。
山陕会馆的戏楼被推为全国此类建筑之冠。走进会馆,过了戏台下的一道山门,便见到华美的戏楼。戏楼门上大书:“岑楼凝霞”,意为戏楼虽小,但高可与彩霞相接。戏楼内饰华丽,好似彩霞一般。门两边各有一幅线雕石版画,左为松鹤,右为梅鹿。戏楼正面雕梁画柱,各种木雕彩绘,浓墨重彩。两边有一幅对联曰:“响遏行云,一曲笙簧欣万利;歌翻白雪,八方舞蹈庆升平。”楼顶造型奇特,白色葫芦顶,外檐向四隅伸出十个翼角,据说从上面看,整个戏台宛若一只展翅的凤凰,显示了古建筑者的艺术匠心。
戏楼前的天井内,巨碑矗立,古树参天。有两棵古槐树已有500年历史了,可谓是先有古槐,后有会馆。
山陕会馆的戏台是最热闹的戏台,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戏班都来此演出。每年春节、端午、中秋三节更要演戏娱神,让老百姓免费观看。全国各地戏班上演的剧目达120多种。但山陕会馆的戏台一般不演关公戏,关公老家的商人们尊关公为帝君,认为帝君在殿的一切活动都应严肃,不能容忍关帝随便粉墨登场扮演唱作。有些人不信这一点,非要对着来。据说当年有个驻聊城的军阀就硬要在此演一次《走麦城》的大戏,谁知锣鼓刚刚敲响,演员尚没挑帘出场,大殿内的桌围、布幔却轰地着起火来,一下子把会馆照得通亮,火焰直向坐在台前的军官扑去,当即把那人吓的昏倒在地。自此,在山陕会馆里再无人敢演关公戏了。
“戏曲之乡”菏泽
菏泽的戏曲活动历史悠久,元、明时期各类戏班就达200馀个。现发现最早的演出合同,是清顺治十六年(1659),菏泽“大兴班”曾在河南滑县的演出。戏曲班社的演出场地,在农村多为流动戏台,随时搭建;在县城、较大集镇多建有不同规模的戏楼(台),定点演出。建于明正德年间的菏泽城隍庙戏楼、清雍正年间的单县山西会馆戏楼、清朝末年的定陶仿山戏楼等,都是菏泽戏曲活动历史悠久的见证。
菏泽境内流行的剧种曲目繁多,有山东梆子、大平调、枣梆、柳子戏、大弦子戏、两夹弦、四平调、豫剧、曲剧、京剧、河北梆子、评剧等10馀个。其中枣梆、大平调、两夹弦是当地所独有的剧种,菏泽市枣梆剧团系全国仅有的一个,被文化部称为“天下第一团”。菏泽曲艺在全国也享有盛誉,主要有山东琴书、曹州花鼓、坠子、山东快书、山东大鼓、山东落子、莺歌柳书、弦子鼓、道情等10馀个曲种,堪称“曲山书海”。戏剧与曲艺,在菏泽大地上姹紫嫣红,竞相生辉,“戏曲之乡”可谓春色满园。
济南旧时的会馆与戏剧活动
会馆,是过去客居在外省的官宦、商人筹资修建的同乡活动场所。用来召开同乡会、敬神、团拜、娱乐,也用于做寿、婚丧等活动。据《济南市房地产志资料》记载,济南原有江南会馆、山陕会馆、福德会馆、浙绍乡祠、河南会馆、奉直会馆、宁波会馆等19处会馆,多属清代所建。目前,存留较完整的会馆建筑,仅剩下位于黑虎泉西路的浙闽会馆和位于大明湖路的江西会馆。这些会馆当时均有戏楼(台),时有戏曲演出活动。
济宁、曲阜的地方戏与戏曲活动
清代,京剧在济宁等地就开始兴盛起来,拥有众多的京剧班底和票友,流传着“济宁内行多,皮黄戏难演”之说,可见,济宁观众对京剧的欣赏水平之高。济宁有一家“大兴楼”茶馆,从清光绪年间,就由刘少海之曾祖父经营。后来,刘少海帮助父亲刘玉海经营“大兴楼”茶馆,他拉得一手好胡琴,京戏唱得也不错。父子均酷爱京剧,所以在民国初年,就有票友从“五福楼”、“天合楼”茶馆逐渐被吸引到“大兴楼”来,这里便成了京剧的票友之家。自济宁“进德会”成立了京剧研究社业余团体组织之后,京剧艺术在济宁又有了更大普及与提高。旧时,京剧演员每到一地,均要先“拜客”,再落脚唱戏。所以知名演员诸如“四大须生”中的奚啸伯,有“四大名旦”之称的尚小云、荀慧生,还有“江南第一旦”黄桂秋等,来济宁演出,先到“大兴楼”走访拜客,也就不足为怪了。济宁票友也热情欢迎,盛情招待。当时京剧票界有“沙鼓、李锣、边胡琴”(沙、李、边的名字已失记)之说。票友中各个行业都有:老生有张子扬、王庆瑞,花面有张栋臣、金明举,老旦有高玉柱,花脸有李庆云,这些票友曾在“土山”的“逢春”“四海春”戏院上演过《七星灯》、《白良关》、《锁玉龙》等剧目。演出场面十分火爆,在当时济宁文化艺术界曾产生了强烈的轰动。
山东梆子,原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是鲁西南一带流传较广的古老剧种。京杭运河开凿以后,山西商人来此经商较早。明代,济宁已有规模宏大的山西会馆。山西商人,多经营典当、钱庄等行业,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山西的戏曲和班社也流入济宁,在不少剧目中也反映出当时山西商人来济宁等地做买卖的情形。诸如《奇错》、《换妻》等。因此,四大古老剧种之一的“西梆”,早期流入济宁等地后,受到当地方言及其他戏曲形式的影响,也就顺其自然地演变为山东梆子的这一派系了。老艺人段广才曾回忆说,财神阁“高调”老班,即五福班,是明朝万历年间创办的,这样算起来,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
随着班社的发展也相继出现了不少优秀演员。如现在人们依然熟记的有100多年前的郑二麻子(生、旦兼演)、90年前的岳东明(红脸)、付七儿(刀马)等,在人们心目中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特别是后期像段广才、窦朝荣等红脸,以他们优秀的表演和唱腔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有些老艺人虽然早已去世,但他们的艺名仍为广大群众所传颂,诸如“付七的刀、吴仗的腰、泼嘴老鸹唱得高”,“花蝴蝶子、满天云”,“金鼎、银凤、玉蜜蜂”,“金马驹子银铃铛,不跟立楞一逛荡”等,都是群众对他们演出水平的高度赞誉。
山东梆子的剧目比较丰富,经常上演的有《头冀州》、《二冀州》、《打金枝》等,这些剧目的故事情节、内容多数来源于民间生活或传说,加上艺术的夸张、渲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扬琴,即山东琴书,早在清乾隆年间,民间就有小曲联唱体,因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人们习惯称为“打扬琴的”或“唱扬琴的”。它是一种曲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说唱艺术形式。
民国三十年,扬琴艺人集合于济宁,建立了以“殷田昌、贺金城、茹兴礼”为首的三大门户,立足于济宁码头。济宁人过去有句顺口溜:“老咬口的干饭、道门口的粥,茹小辫的扬琴、翟教寅的吼。”可见,扬琴在济宁的普及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扬琴”并非山东独有的一种说唱形式,尤其济宁的“扬琴”,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的影响较大,除了在地域上与他们相邻外,主要是这些省份的商人在济宁的较多,因此,在表演风格、技巧上都有相同之处。
“扬琴”为经常使用的曲调,据沈德符《野获编》载,“乾隆年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老幼良贱,不问男女,人人习之,亦人人喜之,以至刊刻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脾”。由此可见,“扬琴”是属于普通百姓的“下里巴人”。
济宁八角鼓,亦称鼓子曲,是将北京八角鼓与河南鼓子曲,结合济宁本地方言俗语,吸收当地民歌俚曲,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曲艺形式。晚清时期颇为盛行。当时济宁演唱八角鼓的分为两部分人:一是豪门富户的闲散人家,在茶馀饭后邀请宾朋演唱,视为一种高雅的娱乐消遣;二是盲残贫苦的艺人,以此为乞食之业,不走村串户,专为豪门富户喜庆之日应邀登堂演出。有的巨富之家专门收养一班子八角鼓艺人供其娱乐消遣。明、清时,济宁的潘家大楼和曲阜的衍圣公府就有八角鼓艺人长期居住。八角鼓的曲调,一部分是明、清两代的词曲牌子,一部分是吸收溶化的民歌俚曲,分为越调、平调、岭调三大调系。它将明、清俗曲、南北曲艺完美结合,成为研究运河诗歌、曲艺文化的宝库。
济宁的音乐、舞蹈,别具一格,蜚声海内外。唢呐,原名“苏尔奈”,原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元代传入我国,明代随运河流入济宁。后经吸收、改良,便形成了济宁唢呐。济宁唢呐分为两个派系:一是流行于西部、北部以嘉祥为代表的木杆唢呐,其发音洪亮饱满、高亢激越;二是流行于南四湖东岸的铜杆唢呐,其发音委婉细腻,深沉含蓄。唢呐在旧社会也入官乐,明代王磬所作《喇叭》的曲子有词唱道:“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大;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旧时唢呐艺人的地位十分低下,属下九流之一。唢呐音乐常用于民间婚丧庆典,并且渗透于鲁西南的戏曲之中。
仙鹤舞,其原始形态属“道具舞”类型,是流传于济宁的一种古老民间舞。它的道具是用竹子扎成的仙鹤,人在鹤中驾驭表演,名曰“白鹤仙子”。表演时为丹顶鹤一人领舞,八只幼鹤随舞,舞姿飘逸、潇洒,队形变化多端,情趣盎然。由于仙鹤寓有“吉祥长寿”之意,因此,颇受人们的喜爱。20世纪60年代初期,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曾将其挖掘、整理,赴国外演出,得到国外艺术家的好评,一个濒临绝迹的古老艺术形式又得以发扬光大。
青岛三江会馆
早期的青岛有一些纯中国式古建筑。三江会馆就是有代表性的一座:临芝罘路是一个大的影壁墙,比原总兵衙门的短,但高度却可以相比,两侧同中国衙门、庙宇一样,有一对带刁斗的高大旗杆。第一进院落是一个戏台,设施齐全,有戏台,包厢有顶,池座则露天;第二进院落是议事厅和客房;第三进院曾开办三江诊所,往北则为“三江里”。
三江会馆场地大,不仅是四省人士的活动中心,也是青岛人集会、活动的场所。它的戏楼是青岛最早的戏院(天后宫现戏楼建于1937年),京剧名伶言菊朋、周信芳、金少山、林树森等均曾在此演出过。1928年,青岛组织了一个京剧票友社,叫和声社。从1933年起,便以三江会馆为会址,多次举办演出活动。当时洪深、老舍、俞珊等都是会员,俞珊曾演出过京剧《贵妃醉酒》。
参阅书目: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周贻白,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山东史志资料》1982年第一期;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10)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曲论初探》赵景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古典名剧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明清传奇综录》(上、下)郭英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005.09.06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