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蔷
20世纪初,随着西方探险家与考古工作者对东方诸国,特别是我国西部诸省份文化遗产的关注,以及国内专家学者对新疆及其周边国家民族传统文学艺术的重视,古代西域文化的发掘与研究一直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其中如西域戏剧因不断有新的文本问世,从而一次次吸引着国内文化、文学与戏剧界的学术视线。在如今人们深刻思考华夏多民族传统文化的融会与整合过程,对弥足珍贵的西域古典戏剧的发掘、整理与研究,以及对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行一番梳理与考释显得非常必要。
一西域与西域戏剧之界定
“西域”在历史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西域为凡通过狭义之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域;狭义之西域则指汉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指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据《汉书·西域传》所记载,汉武帝派张骞初通西域,汉宣帝始置西域都护,唐在西域设安西、北庭二都护,自19世纪末,西域名称渐废弃不用,故此所谓的西域戏剧也应本着此原则,主要框定在古代西域境内与汉至清代历史之间。
关于“西域”,自《汉书》后之史书多列有单卷记载,如《汉书》卷九六《西域》载:“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大致在今新疆境内与其周边地区。唐代则将西域的版图扩大到中亚“昭武九姓”诸国,即中亚两河(锡尔河与阿姆河)流域的康、安、石、曹、米、何、火寻、戊地、史九姓政权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