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五大宫调”是流传在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的一种用曲牌连缀体来演唱的艺术形式,也是我国明清俗曲的一份珍贵遗产。2006年5月,海州五大宫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该项目的传承人,71岁的刘长兰老人告诉笔者,她常带着一些学生在自己的小曲堂里练习,虽然这些孩子们唱得的曲子和词都正确,可就缺少那迷人的韵味。原因就是“海州五大宫调”是用海州方言唱的,现在这些孩子用普通话唱出来,自然味道就全变了!
苏北地区的“肘股子”是当地一项著名的曲艺,但如今能演唱的只有5个人,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老人也已经72岁了。“不但村里的人不愿意跟我学这项技艺,就是家里的孙辈们也不爱这行。”老人说,“自己这一大把年纪了,眼睛一闭,说不定‘肘股子’在自己这儿就成了‘绝唱’”。
苏北地区花果山云雾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是72岁的石佃彩。虽然人工炒出的茶比机械化炒茶味道更加香浓,可由于经济效益不理想,因此学习炒茶技艺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石佃彩告诉笔者,她的七个子女中,也只有一个儿媳妇还在跟着她在学炒茶。
提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总会感到亲切温馨,这些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口耳相传手手相递的技艺绝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暗淡,特别是见到那些身怀绝技的传承人,人们往往会怦然心动:嘿,“非遗”还活着呢!但是,上文中提到的那些例子,却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非遗”传承人要想将自己的“绝活”传承下去,仍面临许多难题。
笔者认为,要想让“非遗”永远“活着”,一是需要“活态”传承。“非遗”的“核心”性表现在传承人身上,最理想的境界是“活态”传承。然而,随着民间艺人年龄老化,许多传统技艺无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学艺,致使“接班”的传承人“青黄不接”。
二是需要“原汁原味”。有些地方为传承非遗项目,开展了“非遗进课堂”活动,初衷无疑是好的。但也要注意保留“精髓”,不要让“四不像”的传承削弱了原有的魅力。
三是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在非遗传承项目中,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虽然与其他项目相比要幸运一些,但其传承也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因此,需要把传统手工技艺与生活融为一体,通过政府的引导、提倡和推动,并让群众自觉参与、积极而为。这样,才能让“非遗”技艺有延续下去的生命力。
(摘自 《人民政协报》)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