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推进,戏曲剧团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戏曲表演艺术团体意外地背离了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最终成为整个社会改革大潮中的落伍者,剧团体制不仅未能适应社会发展大趋势而更显活力,其国家化程度反而有加剧的迹象。由于体制改革滞后,加上其他因素,戏曲剧团在民众精神生活与文化娱乐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优秀人才流失,从整体看,艺术创造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前景亦不乐观。

几十年前,戏曲曾经在激烈的娱乐市场竞争中茁壮成长,不断涌现足以让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表演艺术大师,并且留下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舞台艺术经典。但在始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僵化体制下,戏剧艺术家的身份地位与收入,与剧团演出场次及收入的关系渐渐脱钩,演员和剧团缺乏开拓表演市场的压力和动力,戏剧艺术与观众之间曾经密不可分的有机链条被严重损毁;加上城镇地区剧团和剧场急剧减少,人为地推高了演出成本与票价,进一步造成了观众与戏曲表演的疏离。从现实情况看,固然有一定数量的戏曲剧团在市场开拓与经营上有成功的经验,但戏曲普遍面临危机却是无可讳言的事实。总体看来,众多戏曲剧团对新剧目创作的重视远远超过对剧场演出的重视,参与各种评奖的兴趣远远超出对赢得剧场收入和观众喝彩的兴趣,而新剧目创作中动辄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的大投入,不仅没有能够起到激活市场的作用,相反加剧了剧团对政府的依赖。

而与此同时,那些率先完成市场化改造的艺术门类,却相继成为文化市场中的得益者并迅速发展,占据了文化和娱乐业的主流,将体制改革的后来者挤到市场的边缘。流行音乐、电视剧的发展经历都是极有说服力的样本,曾经落后的电影业,自中国加入WTO以后全面开放,也呈现出可喜的新局面。更不用说与文化相关的报刊出版业和游戏业,都是因市场化机制激活了从业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而得到迅速发展。多年来,许多曾经被业内人士认为丧失了生存能力的表演艺术门类,奇迹般地在市场上重新活跃起来。郭德纲证明了相声尤其是传统相声仍然有市场,周立波证明了滑稽戏仍然有市场,北京和上海数家民营小剧场话剧表演团体证明了话剧仍然有市场,蜂拥而至的二人转表演证明了这种简单而通俗的表演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而遍布全国各地的数以万计的民营戏曲剧团,更以其30年来持续不衰的生命力,证明了戏曲仍然是中国广大地区农村民众最欢迎的舞台表演艺术样式之一。

戏曲的市场空间仍然存在而且无比广阔,全国至少有80个戏曲剧团仍然可以通过演出收入自负盈亏,即使在大中城市,也不乏上海越剧院、江苏昆剧团等成功的例证,陕西戏曲研究院的“天天有秦腔”活动已经持续一年多,这些都是极具典范意义的个案。这也说明戏曲剧团的市场化改革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戏曲剧团的体制改革并非戏曲剧团的末日,而是新的机遇。

当然,剧团改革关系重大,尤其是戏曲剧团的改革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应慎重。多年来改革的成败得失,其经验教训都应记取。新一轮体制改革,需要注意几方面的问题。

在改革中,各级政府应该勇敢地承担起应承担的政治责任与文化责任。所谓“政治责任”,是说不能单方面让戏曲剧团的演职员支付改革的成本与代价,政府理应为原有僵化体制的后遗症承担主要责任,对那些在旧体制中多年奉献的演职员,要有补偿意识;所谓“文化责任”,是指政府的职能不是单纯的“管文化”,而是促进与鼓励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这也是各级政府的义务与责任。政府无权放弃资助、扶持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尤其是对全球化境遇中生存发展面临一时困难的艺术门类,对那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种的生存与发展,仍应持续加大投入,以保证民族文化遗产在市场化环境中仍能得到良好的保护。

戏曲剧团体制改革的路径,不是单纯的减人增效,尤其不能用一刀切的政策,迫使那些有丰富表演艺术经验的成熟艺术家,用退出舞台的无奈之举回避未可预知的风险。优秀和成熟的表演艺术家不仅不是改革的负资产,而且理应成为改革的主体与先导。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解除他们对改革的疑虑,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改革中,鼓励与帮助他们成为戏曲演出市场中的领军人物,成为改革最直接的得益者,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投身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戏曲剧团体制改革的路径,不是简单化地合并同一城市不同剧种的剧团,也不是简单化地将同一剧种的剧团合并成集团。改革的目标既然是激活市场,就要以制度化的方式鼓励竞争;用催生新的垄断性演艺企业的方式追求短期的企业绩效,不符合国家长远的文化利益。比起简单化的合并,更应该考虑的思路,是充分调用国家多年为剧团投入形成的丰厚家底,鼓励各剧种和剧团有较强市场号召力的名角们领衔或协作,组织风格多样、流派纷呈、规模大小不等的演出团体。数十年来剧团数量锐减,导致市场供给的萎缩;各级剧团规模过大,人才积压,优秀表演艺术家的市场效益被剧团的管理与辅助群体稀释,演出成本与收入的比例极不相称,严重挫伤了剧团演出的积极性。通过体制改革,盘活国家在国有剧团中累积的巨额有形与无形资产,支持和扶植名角们组织有国资背景且更具活力的演艺企业,才是更符合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的改革方略。

改革是为了发展,衡量戏曲剧团改革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就是它是否能激活优秀的戏曲表演艺术家的潜能,切实引导市场复苏,促进戏曲艺术的持续繁荣。至于如何改革,古今中外,无数成功范本可资参照。健康与多元是艺术繁荣的前提,而体制改革必然以造就健康而多元的戏曲艺术景观为目标,让有千年历史的民族文化瑰宝——戏曲艺术重铸辉煌。

(摘自 《中国文化报》)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