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人民需要快乐,成了主流文化说服自己接受二人转的最好理由,因此对二人转中的所谓低俗、所谓骚情、所谓荤素搭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落户北京,剧场选在前门外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平阳戏楼。此事被许多人看做是二人转进京的标志性事件。有报道称,自从5月2日首演之后,大舞台人气飙升。

二人转亦称“蹦蹦”,是流行于东北地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它生长于民间,据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比贵为国粹的京剧还要悠久。赵本山曾表示,二人转这门艺术,最初连东北大城市的人都不了解,它的表演形式完全是从民间走出来的,是一幅幅世俗画,没有任何人创作,就是在一天天的演出中自然成长的。养活二人转的只有老百姓。

这是二人转最基本的生存状态。不过,近几年来情形大不一样了。2001年,赵本山发起组织了“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他的团队主要就来自这次大赛的获奖演员。随后,他又自导自演了农村题材轻喜剧《刘老根》,这部电视剧的播出给二人转做了一个天大的广告。由于有了赵本山的大力推动,二人转从农村转到了城市,从东北转向了全国。刘老根大舞台进京之前,已在沈阳、哈尔滨、长春、天津等地开了8家剧场,去年一年,这8家剧场的票房收入据说超过了1亿元。

二人转迅速转变成为城市的、主流的、殿堂的文艺娱乐方式,由东北农家的场院、炕头,登上北京的剧场、电视,这里面既有二人转自身的魅力,也有这个时代社会审美趣味的内在要求,同时更是赵本山以其多年积累的社会影响力,与各种社会关系周旋、博弈的结果。其中重要也是关键的,是他知道如何利用媒体以及如何与官方文化实现妥协,进而合作。举办“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和拍摄电视剧《刘老根》,都是成功利用强大的电视媒体宣传二人转的范例。而小沈阳一波三折终于跻身“春晚”,更显示了赵本山一石三鸟的智慧和才华。在他,是实现了与徒弟的成功交接,保住了“春晚”这块风水宝地;在二人转,则占据了一个持续宣传,使其影响力不断飙升的国家窗口。

民间文艺被接纳进入国家主流文化是近几十年来的传统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久以来所形成的雅文化与俗文化、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主流的核心文化与边缘的地域文化之间复杂的关系格局,也为二人转的登堂入室打开了一扇旁门。但是,让具有国家身份的电视台以及具有“新民俗”身份的央视“春晚”接受长期生存于民间草根的二人转,并非没有难度。其难度就在于,二人转必须按照舆论导向以及文化品位和品味的要求作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赵本山说过,他的二人转是经过改良的“绿色二人转”。不过,他没有改变二人转的民间身份,没有改变他和农民,以及城市市民的血肉联系。我曾在沈阳刘老根大舞台看过二人转的演出,除了表现内容与趣味的平民化、草根化、乡土化,以及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认同外,演员的才艺功夫,包括嗓音、身段和嘴皮子的绝活儿,也都十分了得。这是二人转能在雅俗两界通吃的重要本钱。

人民需要快乐,成了主流文化说服自己接受二人转的最好理由,因此对二人转中的所谓低俗、所谓骚情、所谓荤素搭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二人转其未来又将如何演变、发展?赵本山说:“二人转进京能否弄成当年徽班进京那样子……”看来,他对二人转的未来还是有期待,有想法的,而具体如何?后面是省略号。二百多年前的徽班进京,曾以新颖的唱腔、新鲜的剧目、通俗的文词、精湛的表演,一举打败属于“雅部”的昆山腔,使属于“花部”的乱弹诸腔在京城开创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是一次俗文化对雅文化的胜利。而京剧(又称皮黄,或乱弹腔戏)的繁盛,实际上又得益于内廷(即帝后)的倡导和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京城之内上至皇帝太后、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市井商贩,都是京剧的热心观众。正是他们的支持,促进了京剧的繁荣和发展。

事实上,中国戏曲自其形成之日起,就一直处在雅与俗的文化冲突之中。雅代表着规范,俗代表着自由。雅常常是由于文人士大夫的改造,俗则显示着民间艺术的朴素与天真。由此来看,二人转的进京,或许正逢其时。如果说有什么缺憾的话,那么,则表现为二人转与文化精英和精英文化之间成见太深,双方一时还很难达成谅解。其后果可能是使双方坐失良机,二人转的文化品质不仅得不到提升,反而有可能变成传声筒式的文艺说教,就像前些年泛滥于电视中的相声一样。

(摘自 《瞭望新闻周刊》)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