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戏曲杂谈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响亮的锣鼓点、优美的身段、精妙留香的唱词、色彩艳丽的服饰,在那尺方戏台上,胡琴咿呀响起,檀板一打,好戏开场……不久前,荟萃了18个京剧流派的两场演唱会让京城戏迷们大饱眼福,大叫过瘾。同时,不禁让人们感受到“市场就是标尺”,在这把标尺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文化需求。谁抓住了这种需求,满足了这种期盼,谁就能够华丽转身。

京剧迎来触底反弹

京剧可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在其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降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精品剧目和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但是,当文化进入多元化时代之后,作为国粹艺术的京剧,受到直接的冲击。

当昔日的国粹仅仅成为中国文化的某种象征,当学习京剧的外国人甚至比中国人自己还多,当中国的青年人都是通过“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beijing

o-pe-ra”这样的流行歌曲认识中国京剧……京剧艺术向何处去,一度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焦点话题。

所谓“京剧”,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曾解释说:“京剧不是指北京剧或京都剧,京是指都市,所以,京剧实乃都市剧。” 因此,什么都在探索中,也就什么都有可能。

从2008年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所带动的京剧热,到近两年梅兰芳大剧院的火爆,再到近日,京剧巨制《赤壁》的再度归来,可以说,在此几年间,京剧在世界眼中的“中国国粹”角色中苦苦挣扎了多年之后,又通过自我进化,成功找到了自我。

同时,随着人们对众多的影视、演出等休闲方式的厌倦,以及国学的大热,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重视的轮回,京剧迎来了少有的复兴热潮。

在今年十一期间,梅兰芳大剧院推出了《京剧旦角流派经典演唱》和《京剧老生流派经典演唱》专场演出,来自全国各地的京剧名家们,纷纷献上本流派的拿手好戏,不光有人们熟知的梅(兰芳)派和马(连良)派,还有京城戏迷们难以目睹的黄(桂秋)派和唐(韵笙)派等。由梅葆玖任艺术总监、李六乙任导演、朱绍玉任音乐总监,汇集了梅兰芳6出经典剧目《抗金兵》《贵妃醉酒》《洛神》《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天女散花》中著名折子的京剧《梅兰芳华》也于10月12日在有近300年历史的正乙祠古戏楼首演。

一时间,京剧似乎又成为了人们艺术欣赏的主角,在徽班进京220周年,又适逢中国京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进入倒计时之际,京剧开始了自己的复兴之路。

昆曲与京剧一直面临着几乎相同的问题,而与作为国粹的京剧相比,昆曲似乎还缺少了人们主观意识上对于此戏曲品种的关注度。但就是这样一个中国六大戏曲剧种之外的小戏种,却通过一部《牡丹亭》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昆曲京剧可效仿的复兴轨迹

经过由时尚元素包装过的《牡丹亭》青春版、园林版、实景版、厅堂版的演出后,可以说,昆曲因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划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一时间,成为人们心目中精致艺术的代表与典范。
以至于精明的文化商人能在北京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南新仓前朝皇家粮仓旧址,借残存的明代建筑遗址辟出一个小型的演出空间,推出号称“厅堂版”的昆曲《牡丹亭》。事实上,这又是一次回归。当年士大夫们崇尚“客至乐具,豪门清韵”的雅致生活,“邀宾客、摆家班、赏昆曲”成一时风气。因此,昆曲不仅成为稀有与珍贵的表征,同时还成为时尚的符号。

不过,面对“昆曲热”,有人说,如此多的“追捧”本质上还是“赶时髦”,是浮躁的表现,掩盖了对昆曲真正的理解和欣赏。但无论怎样,昆曲成功了,即使是对自身做了相当规模的改动,但顺应时代而令自己得以进化,这便是昆曲的生存之道。尤其是在这样的环境,在众多供大众消遣的休闲方式的竞争下,昆曲大热不能不说带有点“异数”的味道。

尽管全社会对昆曲的“追捧”并不代表这些人都真正理解、欣赏昆曲,其中不乏追赶“潮流”之嫌,那么,如何理解这股潮流呢?苏州昆剧院副院长尹建民认为,这种热闹其实也是一种“补课”,全社会的“吆喝”毕竟把昆曲推到前台,培育了观众群,提高了观众的人文素养。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说,“关注”和“欣赏”是两个概念,不能指望所有的“关注”都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上,但没有“关注”何谈“欣赏”呢?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全社会的“追捧”也会形成一种合力,促进昆曲进一步超越自我,因为昆曲的“原汁原味”其实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青春化”“现代化”就是一种尝试,从这个角度来说,“赶时髦”也是昆曲发展的需要。正像昆曲“二度梅”获奖者、著名昆曲演员王芳所说:“现在的昆曲是幸运的,但不管境遇发生什么变化,坚持艺术品位是第一位的,这个问题上没有时髦可言。”

不论怎样,昆曲从自我尝试到成功得以复兴之路,相信会为京剧带来巨大的启发。无论从对于观众的发掘和培养,还是曲种本身对于增加商业吸引力的细微进化,昆曲已经为京剧指出了一条可行的复兴轨迹,而与昆曲相比,京剧本身与其相比又具有更多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即使是单纯地模仿昆曲的改变之路,京剧想必也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条新路。
京剧传统价值的当代涅槃

京剧为什么又会重新大热?具体原因谁也弄不清楚。不过,从人们看京剧的地点改变可以看出一二。

曾几何时,长安大戏院是京剧迷们的朝圣之地,曾经的一票难求以及黄牛党的挥之不去暗示着大众对于京剧的热情和喜爱,而也只有最铁杆的京剧迷才会来此观看那些演了千遍的经典剧目。而现在再看,长安大戏院依然屹立,那儿依然是铁杆戏迷们的专属,而更多的不懂戏或对京剧不感兴趣的大众则进入了一个个品质戏楼,将看戏当成了休闲消遣的一部分。

这可以被看做是京剧本身的一种改变,但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京剧的一种本性回归。毕竟在京剧最繁荣的那个时代里,其本身就是老百姓一种最平常的休闲消遣方式。

任何艺术都与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相关联,传统文化也不例外。从总体上说,传统文化是小生产的产物,他们适应小生产方式,仅此而已。在小生产的海洋里,整个社会的运转是慢节奏的,而京剧正是顺应了小生产社会的这种慢节奏。京剧那回味悠长的腔调,曾经震撼过不知多少戏迷的心灵。

同时,随着人们对于当下流行的诸多通俗文艺形式的习惯甚至是厌倦,大众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价值。欧洲的歌剧、美国的百佬汇舞台剧甚至是日本的艺伎,都是以自己独特甚至是另类的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成为各国自有的文化特征,得以生存至今。

1986年,台湾当代传奇剧场将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大胆改编成中国京剧《欲望城国》搬上舞台,创下了台湾多项舞台纪录,并赢得“台湾40年来最好的舞台剧”的美誉。

2001年,《欲望城国》在多方努力下,终于和中国京剧院携手合作在北京首演。然而保利剧院里观众只坐了不到三分之二。演出结束时,面对渐渐散去的观众,演员们坚持一次一次认真地谢幕,那样的场景让人看着有些悲壮,有些心酸。

《欲望城国》作为一次对传统京剧的大胆扬弃和继承创造,吸引了现代世界的目光,却受到了京剧发源地观众的冷落。这既是《欲望城国》所面临的尴尬,更是如今京剧决定自我改变所将面临的挑战;这既是传统文化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传统文化想要复兴面临的最大障碍——到底是传承还是创新。

创新纵然可以吸引新的观众,使自己具备更大的商业价值,但在创新过程中如何将传统适当保留才是最困难的。

dialogue

李晓姝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京剧是‘角’的艺术,剧团里没有‘角’就没有市场。其实这与现在的电影、电视市场雷同。”
京剧可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在其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降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精品剧目和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但是近几十年来,却在青年群体中日渐冷落,堕入老年人喜欢、青年人敬而远之的为难境地。您认为京剧掉队了吗?

李晓姝:我认为,京剧目前的境地是一个发展中的正常过程,也就是说,京剧现在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终止。我不觉得京剧更多的是老年人喜欢,也不觉得京剧没有年轻人喜欢。事实上,现在喜欢京剧的多是年轻人,他们出于对中国历史的爱好,对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喜好,都会进深去研究中国京剧。而广泛的文化积淀正是能使其成为一个京剧爱好者的前提,这也是个人素质提升的需求。其实很多年轻人都具备深入爱好京剧的素质,只是还没有从内心去发现这门艺术而已。

有评论说,艺术,从来没有进化,只有变化,但变化优劣的前提,是对传统的坚守。您怎么看待如今京剧(包括昆曲等其他剧种)的革新热呢?

李晓姝:“革新”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罢了。如果你对你所继承的京剧艺术还有疑问,如果这个革新是想使京剧成为大众普及的艺术,那么,这种愿望就不会以“美好”收场。我觉得人们对京剧艺术继承得越彻底,就会越发明白革新是“变化”而不是“进化”。

我们看到昆曲以引领时代风尚的身份出现在当代社会,或许恰巧是保护与继承遗产时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文化策略。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一种文化现象,包括传统在内,被定义为时尚,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得到公众的注意,或许这是让传统经典继续存在并且持续保有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对此您怎么看?
李晓姝:作为形式的一种,人们可以用多种手段(艺术手段或商业手段)去诠释昆曲或者京剧等等。但大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一种娱乐形式,它们不能代表昆曲。它们只是依托昆曲这个古老而优美的剧种而做出的商业演出。它们是否有活力地存在于这个商业社会里,与真正的昆曲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有人因为在“皇家粮仓”看了一出《牡丹亭》,就说自己喜欢昆曲的话,那他还需要再进一步确认;如果有人从此开始追逐昆曲的话,那实属罕见。我的意思是说,对某一剧种的爱好,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

李六乙 《梅兰芳华》导演

“现在的问题是,戏曲这个古老的行业要怎么去适应市场需求。这就是在考验当代的戏曲人有没有眼光、有没有胆识、有没有能力,很快地适应当今蓬勃发展的演出市场。”

最近几年,北京的京剧市场一直非常繁荣,演出一场接着一场,常常爆满。您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得沉寂很久的京城京剧市场再次焕发了生机?

李六乙:戏曲市场火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这就直接导致了现在文化消费市场的火爆,不论是电影市场,还是京剧市场。这就说明现代人对文化的需求在提高,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在考查戏曲人对文化的认知,不论是投资人、出品人,还是戏曲演员本身对戏曲文化的认识。另外,从创作的角度来说,如何才能创作出有文化品位的作品是关键。

观众或者说是上座率是一场演出成功的关键。您能说说现在观众的结构吗?是否存在“票友”中新生力量有限的情况?如何吸引年轻人走进剧场?

李六乙:现代社会科技非常发达,我们每天都要接收到海量的资讯。但是,我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就相对被动了。现在的戏曲演出,就为想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提供了最好的机会,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走进了戏曲演出的剧场,这就体现了现在年轻人对文化了解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同时,这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过程,因为这需要对于年轻人文化基础的培养。

从目前来看,《皇家粮仓》《赤壁》都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这是否应该归功于商业运作模式的创新和成功?而对于整个京剧艺术的复兴,这些模式是否值得借鉴?

李六乙:《赤壁》从商业的角度看也许是成功的,但是我觉得《赤壁》并没有为戏曲的发展做出太多的贡献。戏曲所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文化格调,以及一个城市的审美境界,或者叫审美标准。尊重艺术本体,尊重艺术规律,在尊重的基础上发挥创造精神。现在很多人都在尝试创新,但是创新要守本,不要丢掉戏曲艺术的特点,不要忽略戏曲艺术本身的规律。

京剧复兴之路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您认为复兴之路的关键何在?我们需要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

李六乙:要复兴京剧,我认为首先是提高京剧演员的修养和文化。京剧是一个包含着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艺术,要成为一个好的京剧演员一定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和文化。以四大名旦为代表的京剧大师们,他们除了是京剧艺术家以外,个个都是国学大家,都非常博学。而现在的很多京剧人除了会唱两句以外,并不注重自身文化和修养的提高。京剧并不是会唱那么简单的事情,同时还要能演出戏里的文化和深层含义。只有先解决京剧人自身的问题,京剧才能够真的振兴。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