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观看了杭州越剧院小百花团演出的新版越剧《一缕麻》,这个戏由越剧新秀徐铭、谢群英等担纲。戏中女主人公患上白喉恶症,病愈清醒,发现自己的鬓发之间佩有一缕麻线,大为惊骇。这一场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几何时,就是这一缕麻线引出过一串艺坛的故事。
《一缕麻》的原作是包天笑的一篇短篇小说。包天笑(1876-1973),近代著名报人、小说家。江苏苏州人,出生于阊门内西花桥巷。幼年进私塾,后开馆授徒。1894年考中秀才。1900年与友人在苏州开办东来书庄,集资发行《励学译编》,1901年创办《苏州白话报》。1906年移居上海,任《时报》外埠新闻编辑,兼编辑副刊《余兴》,开始在报刊发表小说和时评。1909年参与主编《小说时报》,以及《妇女时报》、《小说大观》、《小说画报》等。并受聘为明星电影公司编剧,曾作多部电影剧本。1909年加入南社,并当选为庶务。他有大量的小说创作和译作,是鸳鸯蝴蝶派中的重要人物。1947年因儿子包可永在台湾政界做事,包天笑由上海去台湾居住,1949年后定居香港。晚年作有《钏影楼回忆录》。
包天笑的《一缕麻》写于1909年,他在《钏影楼回忆录》中说:“这一故事的来源,是一个梳头女佣,到我们家里来讲起的。她说:‘有两家乡绅人家,指腹为婚,后果生一男一女,但男的是个傻子,不悔婚,女的嫁过去了,却患了白喉重症,傻新郎重于情,日夕侍疾,亦传染而死。女则无恙,在昏迷中,家人为之服丧,以一缕麻约其髻。'我觉得这故事,带点传奇性,而足以针砭习俗的盲婚,可以感人,于是演成一篇短篇小说。不用讳言,里面是有些夸张性的。”包天笑所说的那位女佣曾在这两家乡绅中的知府家帮佣,有些事还是她亲眼见的。知府和道台都是有名有姓的,不过,包先生做成小说时,把这两位的真名实姓给隐去了,作品中用的林、钱二姓是他虚构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909年在上海出版的《小说时报》第2期上。发表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包先生曾说:“当这篇小说登出来时,我还在女学校教书,有许多女学生,便问我:‘果有此事吗'?好像很注意这个问题”。
时隔数年之后的1916年,京剧名伶梅兰芳在北京首次把《一缕麻》搬上了京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