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秦腔是我国梆子声腔的源头,在全国现存的200多个地方剧种中,属影响较大者。它发源于古秦地,在陕西乃至广大西北地区拥有大量听众。可以说,秦腔是秦人的精神家园,是秦人的情感符号,表达了秦人的喜怒哀乐,寄托着秦人的理想与追求。它是秦人生生不息、世代延续的强大精神动力,与秦人的生命血肉相连。

秦人的骄傲和遗憾

陕西一直视秦腔为自己的文化品牌,予以大力保护和弘扬。早在上世纪80年代,陕西省就成立了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具体策划组织秦腔振兴事宜。几十年来,各级各类群众性的秦腔演唱活动,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秦腔赛事,始终未曾间断过。陕西电视台也颇具眼光地创办了一个《秦之声》栏目,节目基本上全是秦腔,在基层老百姓中影响极大。2000年,由陕西发起,中国剧协牵头,在西安举办了中国首届秦腔艺术节,开了西北五省区联袂振兴秦腔之先河,截至日前,秦腔艺术节已举办了四届。由陕西省文化厅承办的第五届秦腔艺术节将于今年8月28日在西安举办,目前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秦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陕西省文化厅举办了第一批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交流展演活动,秦腔艺术家携其弟子竞相登台,各展风采,受到秦腔戏迷的热烈欢迎。最近,省振兴秦腔办公室与省电视台合作策划了一次秦腔演唱活动,参赛人员多达四五百人,时间长达一个多月,真是热闹非凡,激动人心。所有这些,无论对于秦腔艺术的继承、发展、创新,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秦腔与时代同步,与生活结合,无疑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如此说来,秦腔似乎异常火爆,十分兴旺。然而,这种热闹情景,这种繁荣局面,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演艺圈内,仅限于农村老年人群这个层面,真正喜欢观看秦腔的青年观众并不多。至于在城市,能够到大剧院观看秦腔的青年人很稀少。秦腔市场的疲软,导致秦腔队伍急剧滑坡。陕西原有近百个秦腔剧团,现如今只剩下50个左右,写秦腔剧本的人原来多达数十名,现已寥寥无几了。相当一部分剧团行当不全,不能够完整地演出全本剧目;少数阵容比较齐整的,传统剧目也只能演那么十数八本。老戏老演,老演老戏,老演员演,老观众看,种种迹象表明,秦腔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在弱化,秦腔作为秦人活生生的生命存在,正在成为秦人身后的“遗产”。

秦腔如何赢得都市主流人群的青睐

秦腔滑坡的原因可能很多。我觉得,在一些方面,秦腔作为农耕时代先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一种情感形式,与眼下这个时代,与这个时代的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审美情趣有距离,有隔阂,不协调,甚至不搭界,应该是其持续滑坡的一个主要原因。要解决秦腔滑坡的问题,秦腔应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应体现新的审美价值,应与当今的主体人群沟通和对话。
现在,与秦腔的前途和命运密切相关的时代语境是,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中国西部在现代化的征途上迅速崛起。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也在现代化。现代化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情感取向,具有什么样的理想追求?具有什么样的人格特征?这是在振兴秦腔的历史行程中,需要不断探寻、不断解决的问题。显然,现代化的人,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自由的人,应该是一个持续实现自我解放的人,应该是一个逐步提升自己、完善自我的人,应该是能够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人。在人们努力追寻人的精神自由的时代语境之下,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在心理层面上,更加重视个性的张扬,情感的释放,心灵的洒脱,生活的乐趣。

从人的自我解放的角度来审视,我以为,一些秦腔剧目至今依然闪耀着自由生命的光辉。如《打神告庙》、《打镇台》这类折子戏可以说是精彩绝伦。但有的剧目情感内容就显得陈旧,不合时宜。对这些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些“隔”的剧目,应做一番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性转换工作。从“人”的文化心理的塑造出发,对其进行改编,或从审美价值取向上进行纠偏,或点铁成金,提高原作的审美品位。

社会的现代化思潮,对秦腔这一古老戏曲的现代性诉求,除了内容上的革新之外,形式上的变化与发展同样重要。秦腔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同一切戏曲艺术一样,其审美特征就是一种对形式的欣赏,是在对形式欣赏的同时,对孕育于其中的情感内容的一种观照。一台戏,唱腔是否好听,表演是否好看,是首要的。振兴秦腔以来,秦腔在其形式的革新方面,不断有所改观,努力解决悦耳悦眼的问题,力求赢得都市主流人群对秦腔的青睐,拓展观众市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团排演的《杨门女将》在克服老戏老演的弊端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由于这个戏在秦腔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创新,产生了青春、靓丽、激情、酣畅的时尚效果。一些青年人看过后说:“没想到秦腔还这么好看。”与表现手法同步,舞台演出样式也要力求新颖。如西安市秦腔剧院打造的秦腔交响诗画《梦回长安》,本身就是在秦腔现代化上进行的一种探索。对这样的探索,尽管会有来自各个方面的非议,然而从争取观众出发进行的这种探索,无论如何也比眼看着秦腔在时代的潮流中坐以待毙要强得多。

展示秦腔的艺术魅力还须名家演整台本戏
我们这个时代,崇尚和谐。人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以乐处世。这一点,从人们的饮食起居,出行衣着,即可感受得到。反映在艺术消费上,便是寻求审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不喜形式的单一和贫乏。因此,从满足秦腔观众的观赏需求出发,从壮大秦腔观众群考虑,从秦腔振兴的远景着想,时下秦腔的演出剧目很有必要予以拓展。数十年来,各方举办的名目繁多的秦腔展示活动,基本上全是司空见惯的经典折子戏以及广泛流传的名唱名段。不是《悔路》,就是《断桥》,不是《斩单童》,就是《打镇台》,包括在基层群众中影响深远的陕西电视台《秦之声》在内,其节目大致也是由这些折子戏和名唱名段支撑着。同样的折子戏,同样的唱段,七八十岁的老人在唱,三五岁的幼童在唱,男串女在唱,女扮男在唱。唱来唱去,唱得人不免生出几分审美疲劳。这对于一辈子以秦腔为乐的戏迷来说,或许没有这个感觉,但从扩大秦腔的受众面考虑,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虽然这些折子戏和唱段很精彩,但远未尽显秦腔作为一种艺术的全部风采。历史上的秦腔艺术,名剧名人都是以整台本戏名世的。现在,秦腔传统本戏在城市舞台上似乎很少看到了,有的在当年十分走红的剧目,现已濒临绝迹。振兴秦腔,“振兴”二字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要在新的时代再现秦腔当年的风姿,再现秦腔当年之盛景,就是要通过“继承”和“传习”,使秦腔当年的风姿和盛景放射出更加艳丽的光彩。秦腔若只剩下反反复复搬演折子戏,只剩下津津乐道温习唱段,是必须引起高度警惕的一件事情。这就是说,秦腔作为一门艺术,随着岁月的侵蚀和打磨,逐渐地只留下一些纯粹形式的东西。作为艺术,走到这一步,便是衰落的开始。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现在的观众欣赏秦腔,在很大程度上也仅仅是在反反复复进行一种形式鉴赏,对其特定情感内容似乎麻木不仁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如此强烈地呼吁名人名剧的整体传承和排演,在重新创排中为秦腔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据说,秦腔传统剧目数以千计,这是一个浩瀚的艺术宝库。可借助于不少秦腔名家还健在,对传统剧目进行挖掘、整理、改编、创排,或许会使秦腔焕发出新的活力。

秦腔的知名艺术家要走出潼关在全国叫响

秦腔作为一个具有深邃历史内涵且对各地梆子声腔具有巨大影响的地方剧种,在全国的声誉似乎并未达到它所应有的高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效应的弱化直接涉及到秦腔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市场份额。要使秦腔具有全国反响,就应该把知名的秦腔表演艺术家以及他们所领衔主演的剧目,推出潼关,推向全国。陕西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已故的,健在的,后起的,有一大批。可是,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叫得响的又有谁呢?是不是我们的水平不如人呢?恐怕不是。就秦腔这门艺术来说,最好的表演艺术家都在陕西以及西北一带,秦腔的最高演唱水平绝对非秦地莫属。本文开头曾提及陕西举办了第一批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交流演出,我有幸观看了两场,感觉有的艺术家如全巧民的旦角表演就精彩绝伦,不可替代。而这样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在陕西绝非一个两个,而是各具风采的一个庞大“家族”。秦腔要造成全国影响,很有必要从理论的高度,从时代发展变化的视角,对秦腔家族的流派、风格、特点,扎扎实实地进行研究、概括、总结。要让他们以及他们的艺术形成品牌,被世人所认识,所喜爱。

要深化秦腔风格流派的研究和宣传

关于秦腔艺术,有无流派,一直以来,似乎存在争议。艺术流派是长久艺术实践的产物,秦腔流派当然是存在的。当年的东路秦腔——同州梆子;北路秦腔——阿宫腔;南路秦腔——汉调桄桄,以及“中路秦腔”、“西府秦腔”,不就是秦腔“家族”中一个又一个“流派”吗?所谓“流派”,对于秦腔而言,实际上就是一种五彩缤纷的世代传承之潮。当然,应该承认,这个潮流,如今势头在缩小,但并未消失。如秦腔名家李爱琴、余巧云、马友仙等众多名家,她们都分别有师承其前辈之“潮流”,许多秦腔演员追随其后,其“流”在延续。秦腔“流派”未能叫响,与秦腔滑坡有关,恐怕与理论研究没跟上、深度的宣传没跟上也有关系。

重视传人的同时,更要关注继承人的培养

振兴秦腔,最根本的是有赖于秦腔人才特别是青年演员来振兴。当年秦腔之所以繁荣兴旺,形成气候,就是因为拥有一大批风华正茂的表演艺术家。现在的问题是,在关注传授者的同时,对继承人相对漠视。其实继承人是更为关键的环节。关于秦腔代表性传人,我们随便就可列出一大串名字,而对于秦腔继承人,有点儿苗头的,又有哪些人呢?因此,很有必要根据传承人所从事的行当,确定一批年龄小、上进心强、有发展前途的继承人。陕西的秦腔人才资源比较丰富,省剧协几乎年年都在举办戏剧小梅花评选活动,每次参加人数多达百名以上,可否从中筛选出佼佼者,根据本人条件,与艺术家对接,专门培养?要提任务,定标准,保质保量,促使一代秦腔新人迅速成长。这样,不要很长时间,秦腔可望以新人新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秦腔艺术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随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绝不是说,要使秦腔变为名曰秦腔实则失去秦腔味儿的所谓秦腔。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我曾看到作家贾平凹的一幅题字:守望。守,就是要坚守,望,就是要展望。“坚守”和“展望”,其实是秦腔的继承和创新。光坚守,光继承,老戏老演,不行;光展望,光创新,折腾得没了秦腔影儿,恐怕也不行。守望,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在特定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秦腔这门艺术,并且在长期的历史行程中不断革新、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秦腔这一情感形式,可望在未来现代化的生活征途中,以充满活力的风采,流传于世。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