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第三届“全国高校京剧票友演唱会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以后,当年第10期《中国京剧》上刊登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和讨论文章,笔者看了以后很受感动和启发,曾在此文前加了按语和建议,自费复印数十份呈送给我校校长、教务处,分送省内各高校领导和有关部门,以及戏曲爱好者和我的一些学生,并设法组织戏曲讲座多次,由本人宣讲“戏曲进高校的重要意义”。当时笔者还把自己所写的按语和建议刊登在“光明日报网论坛”和“咚咚锵戏曲网站论坛”等处,是这么写的:
建议者按:2004年第10期《中国京剧》杂志上刊登的《京剧为什么在大学得到迅速普及?》是一篇很好、很重要的文章,我花了三、四个小时反复学习,读了以后深受教育、启发和鼓舞。我因故未能来京参加8月的此次盛会,深感遗憾!
该文介绍了不少高校开设京剧选修课的各种措施和办法,以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这是振兴京剧、挽救京剧与地方戏危机和培养年轻观众、戏迷和票友极重要的一项得力措施、突破口和切入办法,读来感人至深,意义重大,它关乎着民族教育的重大课题。多年以来,不少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理轻文、重西轻中、重外语轻母语等不良现象,国学教育日益萎缩,京剧等戏曲知识的普及很少,不少剧团很少到高校演出,甚至有很多大学生还没有面对面地看过京剧和本地方的地方戏,这怎么能很好地振兴我们的民族文化呢?因此,我建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以及各戏曲网站都应转载和刊登此文,教育部等还应批文转发给全国各高校和其他单位,以便让更多的高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做法,切切实实把振兴京剧和地方戏的事情抓好!这也是丰富高校教学内容和开展文娱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和好办法,这也是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如果我们能像当年普及“样板戏”那样在全国普及京剧和地方戏,哪怕花它十分之一的力气也好,如果全国2000多所高校和一些中学等等部门都能认真负责地开展这项教育活动,纷纷成立京剧或地方戏社团,业余教知识、教演教唱,让广大群众热爱我们民族的京剧和地方戏,并持之以恒,让其薪火相传,那么培养巨大的年轻观众群体,挽救京剧和地方戏的危机,振兴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就大有希望了。
事隔两年多了,笔者的呼吁虽起一些作用,但在我省成效不大,省外的一些高校和戏曲界的不少朋友还很重视我的这一呼吁,网站上也有好几位网友热情支持和加以评论,但还是没有真正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最近,教育部有关部门指出,评估一所高校的办学成绩,除了思想品德、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校风校貌等之处外,还要看这所高校是否认真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因此,笔者认为让戏曲走进高校,使大学生了解、认识、热爱和会传唱一些京剧或地方戏的代表唱段,等等,这是做好高校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工作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环。戏曲进高校,除了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有一定的师资教授水平外,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很多对戏曲陌生的大学生怎样去接触、认识和热爱起戏曲来?笔者想就此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现在很少有人研究元曲和明清传奇了,很多年前就有专家学者说,能够读懂元曲、元杂剧的人也不是很多了,所以近人王国维、张相、吴梅、郑振铎、吴晓铃、王起、季镇淮等等专家学者都在做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注释工作,对后人学习和研究中国古典戏曲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002年,笔者先后访问了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京剧院、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中国戏曲学院、河南省艺术研究所等等单位和一些剧团时,曾与好几位专家学者和戏曲名家谈论说:“不仅中国古典戏曲(即所谓“雅部”作品,如昆曲)需要给予注释,就是现在舞台上演出的很多传统戏(也即过去所称的“花部”或“乱弹”作品,如京剧和一些地方戏)也早就需要给予解说和注释了。”他们都很赞同我的这一看法。例如上海戏剧学院宋光祖教授曾编写了一本戏曲文选教材给戏文系的学生讲授,我拜读后看到该书只注释了元曲部分的文选,传统戏的部分尚未注释,宋先生听了我的意见后很赞同,表示今后修改教材时一定要补上传统戏文选部分的注释。
笔者曾多方走访和调查过,不仅很多年轻观众不理解一些传统戏的故事内容、来龙去脉、唱词中的历史知识、典故、韵律、板式、术语和表演程式等等,他们当然对戏曲不熟悉,很陌生,听不懂,很乏味,拒之门外了,这怎么会能谈得上喜欢和爱好呢,更莫说酷爱了,而且就是一些演员(包括著名演员)、票友也不一定能正确理解,或较深入地学习和掌握自己所唱唱段中的一些历史知识和典故等等,只不过人云亦云罢了,这又怎么能把戏文的意义、韵味和深厚的底蕴绘声绘色地传达给观众呢!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京剧名家王梦云很赞同我的看法,曾亲手送给我一套她的录像演出碟片,很愿意同我合作,把她演出的《钓金龟》、《徐母骂曹》、《岳母刺字》、《断太后》、《打龙袍》、《赤桑镇》等老旦戏注释出来,以便教学和供戏曲爱好者欣赏,只可惜我们合作的条件不太成熟,各在一方,至今还没有兑现。当然笔者深爱着自己家乡的地方戏,经过几年的打磨,2005年已把云南的《滇剧唱段选注(一)》(解放前三次所灌唱片的120多个选段唱词加以汇集和注释)首先编印成册搞出来了,且先做些试验性的教学工作再说。有了这样的“唱段选注”,可以供票友和戏迷播放时对照使用,方便欣赏和学习,甚至可以作为教材使用,采用先进的科技和教学手段,大力试验和推广磁带和光盘教学(笔者曾做过这方面的试验,做到三有:有原磁带、光盘听音、看像;有所记录的乐谱供学习;有教师教唱、讲解和指导),或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或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笔者在高校讲授《古代汉语》和一些古典文学选修课时,除认真讲好课文的文言字、词、句和写作特点等要求外,还附带把一些古文故事如何被编写成戏曲的情况介绍给学生。例如《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被编写成《将相和》;《孙庞列传》被编写成《孙庞斗智》(又叫《马陵道》);《魏公子列传》被编写成《窃符救赵》;《淮阴侯列传》被编写成《萧何月下追韩信》、《未央宫》;《项羽本纪》被编写成《霸王别姬》、《九里山》、《楚汉相争》,等等。又如我在讲深讲透《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隐公元年》)这篇著名的文言文后,还把我幼年时看过,前人根据这篇古文等改编的一出宣传忠孝节义的戏——《掘地见母》介绍给学生,讲解人家是如何根据散文和历史故事来搭架子而编写成戏曲的:第一折叫《金殿讨封》,说的是郑武公逝世以后,郑庄公即位,国母姜氏就带着她很溺爱的小儿子共叔段上金殿去讨封,硬逼着郑庄公封其弟为郑国的军事要地“京”(今河南滎阳)的行政长官。庄公迫于母命,只好答应。他母子下殿后大臣反对,怕以后滋生事端,庄公也老成持重,就派公子吕去廪延(今河南延津)镇守,以防不测,并暗中监视共叔段的行动,随时与庄公联系。第二折叫《别母辞行》,说的是共叔段夫妇进宫辞母赴任,姜氏一心要立他为国君,教他些发展军事实力等的坏点子,并为他们带兵夺取政权作内应。第三折为过场戏,叫《带兵出朝》,说的是公子吕带兵去镇守廪延,防范共叔段,庄公与之送行,给了不少嘱咐。第四场叫《叔段乱政》,说的是共叔段在“京”地大肆拉兵征粮,广修城池,扩充地盘,准备回朝夺权,并派人送信给姜氏,约定起兵日期。第五折叫《派兵截杀》,说的是送信人被公子吕截获,并报告庄公,于是庄公亲自出征,与公子吕分兵两路,在鄢地(今河南鄢陵县)伏击而打败了共叔段,逼得他夫妻只好逃到“共”国去避难了。庄公愤怒,恨母亲姜氏不仁,将其贬送至城颍(今河南省临颍县)居住,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第六场叫《献枭谏君》,说的是颖谷封人(今河南登封管理边疆的官员)潁考叔回朝谏君,故意进献枭鸟,述说其不义特性,又假意怀肉归家奉母,以此打动庄公回心转意,要以仁孝为怀,奉劝母子和好。庄公深受感动,决定迎接母亲回朝。第七场叫《掘地见母》,说的是为了不违反庄公的誓言,颍考叔为其开凿隧道,让其母子在地下相见,互诉悔过情怀,于是母子关系和好如初。此外,我还能背诵一两段《掘地见母》的唱词让学员听听,让大家了解前人是怎样编剧的,重点在哪里,要突出些什么,等等。只可惜《掘地见母》的全剧可能来源于秦腔或川剧,人死艺亡,现在已经恐难找到全剧了。总之,历届学员都很爱听,听得入迷,印象深刻,认为学习古文有用,像这样可以学而致用,把古文故事、传说故事或现代故事改编成戏曲、电影或电视剧等大有作为,云云。后来也出人意料,我的学生因此受到启发,有的还学习编写剧本,有的已成为小有名气的剧作家,有的已成为了文艺杂志或报社的主要编辑,等等。由此看来,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一言一行,或许会成为学生终身追求的事业。
著名作家、昆曲研究专家台湾的白先勇先生为了让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看懂、读懂和普及国宝昆曲,曾亲自整理、压缩了汤显祖的名著《牡丹亭》55本为28本的青春版,并投入了几百万美元,聘请各地的优秀昆曲演员担纲进行认真排练,在港澳台、美国和大陆等地及一些高校演出《牡丹亭》青春版上百场,白先生还常常亲自去现场加以解说,因此很多年轻观众都能看懂昆曲,并给予高度评价。北京职业艺术学院名誉院长、京剧名家孙毓敏曾因此感慨地说:“台湾、港澳等地的很多大学生都很喜欢昆曲,以不懂昆曲为耻辱。戏曲界多有几位像白先勇先生那样的义工就好了。”
2004年以来,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先生等曾率团到京、津、皖、蜀等一些高校去为大学生演出,吴院长等心知肚明,胸有成竹,他们深知京剧与其它的艺术不一样,京剧是一种很高雅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它有很多方面的知识蕴含其中。京剧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妙在哪里?京剧与其它的艺术区别在哪里?怎样去有层次地欣赏京剧?观众们首先就得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和修养,才能成为真正识戏、赏戏的知音和高级戏迷。因此,他们事先为大学生介绍和演讲了所演剧目的内容和怎样欣赏京剧等一些基本知识,事后又与师生们进行了广泛的座谈和交流,从而使演出收到了很突出的、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大学生爱上或迷上了京剧。此后,许多高校也不断大力加强了京剧等选修课的教学,不少大学出现了戏曲热,不少大学生踊跃参加戏曲社团开展活动,并出现了好多所戏曲活动开展得好的高校。例如:北大、清华、北师大的学生社团就能演出不少京昆折子戏;兰州大学师生京剧团能演出全本《四郎探母》;南开大学外语学院京剧团能演出文武并重的《樊江关》,还应邀到日本高校演出;会唱《女起解》、《贵妃醉酒》、《凤还巢》、《锁麟囊》、《金玉奴》、《罗成叫关》、《白门楼》、《借东风》、《空城计》、《文昭关》、《钓金龟》、《打龙袍》、《赤桑镇》、《坐寨盗马》、《李逵探母》等等折子戏代表唱段、各行当、各流派的师生佼佼者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这都很有力地说明了要普及戏曲知识,培养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对戏曲的广泛接触、深入了解至关重要,我们首先就要让年轻一代的观众读得懂戏曲剧本、看得懂戏曲表演,剧情故事怎样,唱些什么,说些什么,好在哪里,才能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喜欢和热爱起戏曲来。现在艺术的门类很多,市场和阵地的竞争非常剧烈,你不去想法占领,人家就要去占领。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不是没有人家的好,不能与西方的文化艺术媲美,自愿甘拜下风,而是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底蕴非常丰富、深厚,综合艺术门类很多,远胜西方,只不过我们重视、保护得不够,宣传、普及的力度太弱太小,从各方面扶持、投入太少了,远比不上日本的能乐、歌舞伎那么重视和投入。如有的大学十多、二十年没有戏曲剧团去该校演过一场戏曲,你叫那些年轻的大学生能知道什么戏曲艺术嘛!笔者调查过一些专州县来的大学生,有的人还从来没有机会面对面地看到过一场京剧或滇剧呢!这样长期下去,让其自生自灭,戏曲还会有什么群众基础、市场阵地呢?岂不将要自行消灭和退出历史舞台吗!有些人崇拜西方,迷恋西方文化艺术,就是不了解,或者接触本民族和本地方的文化艺术太少了,才会妄自菲薄,自抱自弃,产生民族虚无主义。一个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兴衰、凝聚力是好是坏,关乎着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等大问题,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这非危言耸听,历史上有不少前车之鉴。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名家冯其庸先生早就说过:“中国的戏曲如果灭亡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就灭亡了一半或三分之一;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其中必然包括独立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精神基础”。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我们的灵魂不能这样流失,我们的精神不能这样消弭。不能够说创新不重要。一个没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民族,同样是一个没有出息、没有竞争力的民族。但是,如果我们连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不能够记录下来,不能够传承下去,恐怕更加没有出息,更加没有竞争力了。抢救,能够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能够给我们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2009年11月27日最后修订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