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连载:《自成一派:赵燕侠》(节选)(之三十五)

三十五·改革试点
传统老戏火暴一时,不管谁演戏都能满堂。有人以为京剧的江山可以永享太平了。可赵燕侠早就看出现在的观众是从“八亿人民八出戏”的特殊环境下走出来的,他们看传统戏不过是看着新鲜,其实很多青年演员的表演很不到位,缺乏功夫。照此下去,京剧是不能长治久安的,暂时的繁荣掩盖着深刻的危机,她为此深感焦虑。
果然,不过两年,京剧的演出市场就出现迅速下滑的现象。再加上人多事杂,人浮于事,行政干部超编。剧团已经进入了完全的机关化。演员演戏难,越演越赔钱,一个演员一年不唱戏,没人问,一要唱戏,领导就嫌麻烦的怪现象越来越严重。难道京剧就要在这次危机中走向覆灭了吗?
1981年春节过后的一天傍晚,由北京京剧一团和二团以及实验京剧团合并组成的北京京剧院正在召开一次院长和主演的联席会议,大家都在神情专注地议论着。
有人说:“过去,我们北京京剧团除解决演员的工资,以及行头、道具等等的添置外,每年还能上交国家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如今,机构增大了,人员增多了,每年反而要国家补贴一百多万元,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有人说:“最好能先拉出一个团,做试验性的改革,闯闯路子,总结出些经验来再加以推广。”
“办法倒是好,可这个改革试点的大梁由谁来扛呢?”似乎是一位院长再把问题推入具体化。会场顿时冷静下来,很长时间没有人揭榜,也没有人说话。
“我来试试看吧!”话音落处,只见一位上了岁数的女演员从容地站了起来。齐耳的短发,微胖的脸膛,眉宇间透出一种坚毅的神色。
她就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她接着说:“我今年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全国人民都在进行改革开放,农业可以推行责任制,可以包产到户,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发展形势大好,惟有我们剧团的管理体制为什么不能改革呢?非要捧着金饭碗要饭吃呢?更不能老蹲在家里捧着‘铁饭碗’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我愿和大家一道,通过实践演出做做改革试验。”赵燕侠说起话来干脆利落,如同刀劈斧砍一般:“我仔细掂量过了,这副担子确实不轻,可总得有人挑。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京剧危机,我们唱戏的不管,难道让不懂戏的人来管吗?这次改革试点的任务就交给我吧!”
听了赵燕侠的一席话,坐在一旁的张梦庚院长点了点头:“赵团长有自己长期挑班的经验,当初带着燕鸣京剧团走遍全国,有影响,有基础,有经验,有观众,艺高人胆大。我相信赵团长,我看,就这么办吧!”
接过了任务,赵燕侠感到肩上的重量。她想,既然我们的剧团在美国三个月,尽管吃亏上当,还可以赚到30多万美金,在国内为什么就得赔钱呢?过去我自己挑班唱戏,尽管我当时年幼无知,一连15年,场场赚钱,演出一场戏,不但要给全团演员开工资,自己一场戏就能赚到800多元,等于一位高级干部两个月的工资,后来到了北京京剧团,一级演员的工资是333元,加上主演补贴,月薪1300元,演一场加100元,当时北京京剧院的名演员都有补贴工作,可以说在全国也是收入最多的单位,尽管如此,一年还能上缴几十万元,可是现在,天天唱戏,为什么演一场,赔一场,当时是研究导弹的不如卖咸鸭蛋的,唱戏的不如要饭的,原因在那里呢?
一个问号接一个问号……于是,一种改革尝试的念头在赵燕侠心中越来越强烈。特别是从美国演出回来后,赵燕侠连续听了几次有关体制改革的报告,心里越发地亮堂了,她想:&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