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岁的昆曲演员曾杰是浙江昆剧团“万”字辈小生。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这位“80后”演员用四句改编自唐诗《春江花月夜》的昆曲唱词,向世界展示中国最古老戏曲的魅力。“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从此曾杰得名“奥运小生”。
1996年,15岁的曾杰与昆曲结缘。当时在浙江舟山读初一的他被招生老师看中,进入浙江省艺校昆剧班,此后一步步成为昆剧班的主角。
四年之后,完成学业的曾杰进入浙江昆剧团。1956年,昆剧《十五贯》在北京演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让濒于消亡的昆曲恢复生机。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誉为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
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首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内掀起了昆曲复兴的热潮。2006年,昆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此同时,曾杰在剧团日复一日默默练功学习,演出机会并不多。2007年,重现明代昆曲“家班”演出形式的厅堂版《牡丹亭》在北京开演,曾杰主演“柳梦梅”。
“这要感谢我的师傅,昆曲表演艺术家、浙昆老团长汪世瑜,是他带我去北京,一演就是200多场。”这个仅有约60个座位的表演平台,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发现了曾杰,并推荐他去试音,曾杰最终脱颖而出。
这段经历让曾杰觉得很幸运,他表示还有“很多值得努力的地方”。 如今,他每天按时排练、虚心学艺,“只想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个昆曲演员。”像不少演员一样,曾杰在剧团的收入并不高。除剧团的演出任务外,他也会参加一些活动,但有损昆曲形象的演出,“开价一百万我也不会接。”
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出的这段经历让曾杰觉得“很幸运”。华彩乐章过后,生活重归平静。他和室友在市区合租一套小两居室,不大的“蜗居”内零散摆放着个人物品,没有电视,床上的小桌板上放着笔记本电脑。在家的时间,曾杰常常坐在床上与网络为伴,生活与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别无二致。
曾杰还是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原省艺校)兼职昆曲身段教师,“小时的梦想就是做老师。现在教学生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不是冲着钱去的,更不会因收入不高而放弃。”这位“80后”昆曲演员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回馈培养他的母校。
授课结束后的第二天,曾杰又赶往江南古镇周庄,在那里的古戏台上,剧团要进行为期10天的演出。冬日的周庄游客稀少,围在戏台下看演出的观众并不多。台上,《牡丹亭》主角“柳梦梅”的扮演者曾杰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