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宝剑记、夜奔》是明代山东李开先所著《宝剑记》传奇中一折。剧情:林冲被奸臣高俅陷害发配沧州后,草料场被高俅差来暗害他的两个奸贼所烧,愤而杀死仇敌连夜投奔梁山的故事。

昆剧《夜奔》采用大段唱、念和繁重的身段来表现林冲负屈含冤,满腔怨恨,在夜间逃走时一路悲凉的复杂心境。要求演员嗓音高亢嘹亮,身段要有大将的风度气派,脸上复杂细腻的表情和精湛形体的功夫。京剧《林冲夜奔》上徐宁,演员可以下场两次,这样处理叫“京剧大夜奔”。而在昆剧这出戏传统表演称为“一场干”不上徐宁,一个人在舞台上唱、念、做、打不下场。昆剧加强了这出戏的难度和对员的要求,人物当时环境的处理也更为真实。

本人学习演出侯派《夜奔》至今已二十余年。得到老师唐湘音、晋德才传授该戏,后又得侯派传人,北方昆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侯少奎先生亲自指导。正所谓十年磨一戏,伴随我从事戏曲工作至今,其中之酸甜苦辣每每回忆起来心潮激荡在胸,多年来一直用“以戏带功”不断磨练自己。多少次伤痛与挫折都用它重拾信心。“啊嘿”一声、按剑出场便可忘记所有、天地间唯我与“林冲”。

下面是我得到恩师长期指导、关心、教育和演出实践所得来的一些观点和心得体会,希望不负恩师再造之恩,不辱观者琼目。

如何去塑造戏剧人物--林冲

一、分析、理解林冲这个人物:

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要有深刻理解与分析才能把人物较好体现出来。把握住人物的个性和他内心世界,既人物思想个性的主要特色。从人物在情节展开的每个事件里他做些什么和怎样做的行动中去探求。琢磨人物的每一句话,透过字里行间探索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才是塑造鲜明形象的先决条件。

林冲是《水浒》里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应从人物的历史、阶级特性出发,抓住林冲的性格是怎样在矛盾和冲突中发生重大转变的,他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希望能报效国家及个人的仕途上有所建树,但他最终真正认清了统治阶级的真面目,原来的幻想彻底破灭。直到这时他才忍无可忍,激起了复仇的怒火,下决心叫仇敌“骨肉为泥”。最后被逼杀死仇人,投奔梁山,终于走上反抗的道路,加入了农民起义军的行列。由忍辱屈从到被迫反抗,这是林冲性格的根本转变,所以此戏始终要扣住一个“逼”字。林冲的人生道路,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是如何在尖锐复杂的重重矛盾中,逐渐产生分化的。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他其生活和生命尚无保障,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表演要深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就要投入自己的思想、心灵和感情。

二、运用舞台技巧,体现人物;
戏曲表演十分注重表演的外在形式,必须通过各种细腻,优美的唱、做、念、打等各种戏曲表现程式,把人物内心形象地表现出来,这需要演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表演技巧。才能较为完整的表现了林冲这一形象。

下面分段介绍该戏的表演。

《夜奔》出场的动作,既不是“起霸”,又不是“走边”。“ 起霸”多用于大将出场 “走边”则是短打角色居多。林冲虽属大将之流穿着便服出场所以定位“箭衣”他在二者之间既不能象长靠武生,身段大而刚猛,又不能象短打武生动作小巧利落。他结合了靠把武生的大气,短打武生的利落,加与书卷雍容气息来烘托角色当时的身份背景。演员要在激烈的身段中不能丢失他八十万教头的身份和风度,这也是昆剧把林冲这一角色归纳到“箭衣武生”行当的基本原因。《夜奔》的词句是文言文,非常精辟又极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在出场的八句定场白口中就简单概述了人物的感情和背景。白口:“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风赋。回首西山日影斜,天涯孤客真难渡。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这八句话表述林冲悲愤难抑,不由得伤心落泪的情景,“我本一心想舒长抱负,登上高台、统兵转战天下、绝胜千里。谁想现在满天愁云,封锁我人生之道路。衡阳路在当时社会是南蛮充军边远之处,尚未开化和发展,来到这里的人多半是前途渺茫充军发配来的囚犯,前时还身为高级将领的自己现在沦落此境心中怎能不苦?想与家人联系,让雁儿帮我捎带家书,但现今家已破碎,书信都不知寄向何处?现在心中的悲痛,像秋天之悲风,霜冷这世界,万物无奈之枯黄,不留下丝毫余地无从依靠。多次回头想看看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们,入眼却是夜色茫茫与越望越远的家乡。此时的我有国不能抱,有家不能回,一个人四处躲藏,如孤帆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难以度日。

自古男人不流泪,不轻洒出脆弱伤痛的一面。但我被莫虚有的罪名加害成一名逃犯,现今家破人亡、妻离母丧、自己逃命天涯、英雄正处境末路。想起这一切,大丈夫再也忍不住伤心落下泪来!

身段上“欲送登高千里目”,用左手按剑,跨右腿,左腿“偏月亮门”,然后右手指向远方,眼睛用力向左台角远望。“愁云低锁衡阳路”,“跨虎”转身,“弓箭步”,向右角站丁字步,右手与右腿作两次交叉,再作低式指出。“鱼书不至”,用右手打左手心,左手掌伸出,右手伸两指,用反指高抬过头顶指左手,表示是书信。“雁无凭”,双腿丁字步,右脚只用脚尖着地,叫做“戳步”,双手向左作摆手式,表示做不到的意思。“今番欲作悲秋赋”,云手“跨虎”转身,向上场门指,然后“栽锤”。念“回首”时,左云手,“反蹦子”,然后“撕开”向上场门望去,再指,念出“西山日影斜”,表示日将西落。“天涯孤客真难度”,左手按剑,右手推掌,走跨步二三步,停住,翻右掌,表示孤身一人流落天涯,难度光阴。这几个动作要强烈。“丈夫有泪不轻弹”,用右手拍右腹,然后左右手作挥泪动作。“只因未到伤心处”,左右手拍胸,双手向外伸出摊开。末句要语气加重,双目怒视眉尖紧锁,才能有气氛。

这出戏曲调优美而又慷慨激昂,曲牌有昆曲独有的特点、套曲:《新水令》、《驻马听》、《折桂令》、《沽美酒》、《雁儿落》,外加一个《点绛唇》。

第一段曲牌《点绛唇》唱词:“数尽更筹,听残玉漏,逃秦寇,好叫俺有国难投,那答儿相求救。”前两句描写林冲在夜间行路的情景,末三句诉说自己的遭遇,所处的环境。这几句唱词,大略地介绍了林冲的遭遇。舞蹈身段是和词意结合的。表示求救无门,束手无策。这些动作、身段,可以说完全是形象的舞蹈语言。

接着唱曲牌《新水令》和《驻马听》两个集成。《新水令》唱词是:“按龙泉,血泪洒征袍。恨天涯一身流落,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急走忙逃,顾不得忠和孝。” 《驻马听》唱词是:“良夜迢迢,良夜迢迢,(白:投宿),休将他门户敲。遥瞻残月,暗度重关,急走荒郊,俺的身轻不惮路途遥,心忙又恐怕人惊觉。(白:吓、啊),吓得俺魄散魂消,魄散魂消。红尘中误了他武陵年少。”这两段唱词是林冲叙述自己心情和路途环境的凄凉。

第三段曲牌《折桂令》,是《夜奔》唱词中的主曲。作为昆曲演员一定要对它熟知。这里的唱词是“实指望封侯也那万里班超,(白:到如今),生逼作叛国红巾,作了背主黄巢。恰便似脱扣苍鹰,离笼狡兔,摘网腾蛟。救国难谁诛正卯,掌刑法难得皋陶。似这鬓发焦灼,行李萧条。此一去博得个斗转天回。(白;高俅),管叫你海沸山摇。”这一段是林冲抒发自己的抱负和如何能报深仇的激愤情怀。在动作上,唱“实指望”,用左云手跨右腿半弧形到上场门,用右拳左手伸大拇指“英雄指”,变换左手握剑,右手伸大拇指。开始唱“封侯也那万里班超”时,转身,左掌心朝上,右掌心向下,作托印式。“到如今生逼作叛国红巾,作了背主黄巢”,翻身跨腿,抬左腿,左右手伸开,一上一下,用右手作波浪式动作。然后左右扶肘动作,右手拍腿打手分脱推出,小圆场转身,用海底捞月转身拍胸,用力伸出,要有抖膀子的劲,要睁眼,双眉微竖,微露怒气,并有狠心气概。唱“恰便似脱扣苍鹰”,撕开,抬右腿,踢左腿,跨腿转身“跺泥”,搬腿“射燕”,象征苍鹰形状。“离笼狡兔”,转身垫腿起反飞脚,表现狡兔窜出了樊笼。“摘网腾蛟”,双整肘袖,走翻身交叉,斜身站,双臂双手用掌尽力伸直,亮相。这三个姿式是相连的,是舞蹈身段在起伏上的一个高潮。“救国难谁诛正卯,掌刑法难得皋陶”,这两句作左右穿袖的平指转身,先向左边,双手掌心上下相对,有半尺距离,旋转,同时左腿用足尖随之而转,不要离地或抬起腿,因与“涮腿”不同。这个姿式叫束缚式,表示捆绑的意思。唱“鬓发焦灼”时,左右边作同一姿式,但收住亮相时与前一个不同,要双手一上一下向头部鬓边指,表示鬓发纷乱。古典同一姿式可以用在不同的词句上,这全在演员表演时,以眼神和手式交待清楚,唱的字眼更应清楚,以便作综合交待。“行李萧条”,左手按剑,右手按掌在胸前,走小圆场站住。“此一去博得个斗转天回”,用右手向左台角天空指,念“高俅”二字时回身向上场门指,微咬牙,恨的气氛要重。“管教你海沸山摇”,回身面向左台角,双手微颤动,射燕上下越重越快而有力,步法向后退,作波浪式,双手拉开,抬左腿踢右腿,仍向左台角蹬出右腿,半翻身,右腿不落,左手平伸出,用右手在臂下边斜指出,右手向上场门指,左手按剑,全身微晃,双目圆睁,眉梢尽力向上竖起,鼻孔微出气,腹部不要动,要作到怒气不息,有海水沸腾,高山动摇的气概,以表示不管高俅势力多么大,也要把他消灭的决心。亮相后全身稍停,丝毫不动,牙齿微咬,双目圆睁,集中眼神,放出光芒,浑身气血运用在自己头顶上,好象有一股气冲出去,古人所说“怒发冲冠”,并非夸张。这个三位一体的动作,又要快,又要稳,才够气派。这时锣鼓点要缓慢,一方面是剧情进展到最高潮。

小叙[折桂令]:它是昆曲里一支用途极广的北曲曲牌,又是京、昆两界演员,尤其是武戏演员最熟悉的曲牌。是北曲双调[新水令]联套里第一支上板的过曲,几乎是这个联套里不可或缺的一这支重要过曲。这个套曲里还有出现较多的曲牌,如[驻马听]、[雁儿落]、[沽美酒]、[搅筝琶]等等。这个套曲有时与南曲一些曲牌[步步娇][沉醉东风]等组成“南北合套”。[折桂令]的文词定格应为六、四、四、四、四、四、七、七、四、四,十句十韵48个字,但多数传奇中的这只曲牌往往在第五句后增加两个四字句,形成了多达56个字的大中型曲牌。《义侠记·打虎》的[折桂令]只有13个衬字。[折桂令]是一支能适应各种行当的人物演唱、能表达各种感情情调的可塑性很强的曲牌,各种行当都用它,如生行的《千忠戳·打车》、《绣襦记·打子》、《党人碑·酒楼》等;武生的《宝剑记·夜奔》、《义侠记·打虎》等;旦行的《渔家乐·羞父》、《南柯记·情尽》、《白蛇传·盗草》等;小生的《牡丹亭·硬拷》、《荆钗记·男祭》等;净行的有《恶梦》;丑行的有《玉簪记·佛会》等。虽然它的使用范围如此之广,但它的节拍形式却只有四四拍一种,难得的是它突破了北曲无“赠板”的惯例,在《荆钗记·男祭》里竟出现了带赠板(八四拍)的[折桂令]祭奠亡妻的王十朋用它唱出了爱与恨交织的激情,《男祭》与同它感情反差极大的《夜奔》竟然同用这一曲牌。这说明了它的广泛性。

[折桂令]文词以四字为主。原调较长,又可增删,篇幅较宽,除七字句两句外,全用四、六句,与五、七言诗格调全别,比较宜于铺陈的赋体,抒豪迈的心情。而以四字句谱曲则伸缩余地大,进而加衬就变成了七字句,如《打虎》词:“何用你虚担怕恐,好叫俺羞涩囊空,按不住恶气冲冲”,每句前三字都是衬字,加衬字就便于表达不同的感情心态。另外,四字句也便于处理音乐节奏,[折桂令]的四字句在许多传统唱段中以这样的节奏为多:这几种四字句节奏交叉使用,就表现出铿锵跌宕的力度。

看来[折桂令]的音乐调性明朗、清晰,调式清楚明确,这就决定了它好听、好唱、好记,易于表达不同的音乐感情和音乐形象。在北曲中绝无仅有,干脆、挺拔、好听、节奏力度强。它不属于柔媚、婉转、凄凉、缠绵一类,也不失去它健康、激昂、华美的素质。[折桂令]主要它在昆曲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

第四段曲牌《雁儿落带得胜令》,唱词:“望家乡去路遥,望家乡去路遥。想母妻将谁靠。俺这里,吉凶未可知,她、她那里,生死应难料。呀,唬得俺,汗津津身上似汤浇,急煎煎心内似火烧。幼妻室今何在,老萱堂恐丧了,劬劳,父母的恩难报,悲号,叹英雄气怎消,叹英雄气怎消。”这一段是描写林冲怀念家中母妻和自已不知落得什么结果的内心情感。可以看出当时林冲不知家中情况如何,由忧虑转入绝望,而引起悲号,英雄好汉,受了这种冤屈,心中极其悲愤。在音乐节奏上波浪起伏。是三眼一板的节奏唱都是一眼一板的节奏,步步快,但是要快而不慌,主要是口齿用力吐字放腔,在气氛上使人感觉是快的、唱法如此字音才能清楚,而且还要掌握住高亢悲壮,慷慨激昂。林冲被害的忧愤、抛妻别母的悲痛。演员在舞台上必须借助唱腔以传情,繁复的肢体动作演绎夜奔路途的艰难,引领观众在几乎空无一物的抽象舞台体会到英雄末路的悲痛和愤恨。

第五段曲牌《沽美酒带太平令》的唱词:“怀揣着雪刃刀,怀揣着雪刃刀,行一步,唉呀哭,哭号啕。急走羊肠去路遥,(白:天哪天)适才间明星下照。一霎时,云迷雾罩,忽喇喇,风吹叶落震山林,声声虎啸,又听得袁哀猿叫。俺啊,唬得俺魂飞胆消,似龙驹奔逃。呀,百忙里,走不出山前古道。呀,又听得乌鸦阵阵起松梢,数声残角断渔樵。忙投村店伴寂寥,想亲帷梦杳,想亲帖梦杳,顾不得风吹雨打度良宵。一宵儿奔走荒郊,(白:穷性命)挣出一条。到梁山借得兵来,(白:高俅呀!贼子!)定把你奸臣扫。

《煞尾》剧情进展到高潮马上急转尾声,唱“一宵儿奔走荒郊,穷性命、挣得一条到梁山借得兵来,高俅呀、贼子!定把你奸臣扫”剧终。

这里的处理戏剧俗呼豹尾,让观众留下意犹未尽的感觉。动作半转身,抬左腿,右手按掌在胸前,走弧形线,面向前,右手掌放开不再回头,这时任“锣鼓”急催,全身却定住不动。等到“锣鼓”再次长调时才稳稳跨出三步,这里音乐的烘托、角色信心的回归、留给观众之背影,一定要有气势,一种将军的气势,表示已下定决心梁山借兵回来扫平一切,到时候管叫你管教你血肉为泥海沸山摇的气势。甩开大步(下场)

上面介绍了《夜奔》一剧的表演,无论唱腔如何高亢,身段如何繁重,都必须记住:“心里有了,脸上才有”;即所谓“情动于衷而形于外”。“演员一身艺,千古一剧情,既是剧外人,又是居中人,剧外与剧中,真假一个人”这些精辟的论述道出了表演艺术的实质。总之,体验和表现是不可分割的同样重要的两个方面,它反映了表演艺术是体验和表现的结合统一。

观众往往是十分敏锐的,特别是在戏的紧要关头,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复杂、微妙的关键时刻,演员表演的分寸稍稍不对,不足或是太过了,立刻会让观众跳出剧情,感到很不满足,那么,表演分寸怎样算是分寸合适,恰到好处呢? 分寸感不仅表现在外部动作的控制,更主要的还是如何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夜奔》这出戏里演员把眼神的表情动作出惊、 怕、恨、盼、望、怒、哀、思,想等多种感情。这些感情的表达稍有差池就会惊、诧不知,惧、怕不分了。掌握表演分寸感是表演艺术中异常艰深的功夫,在老师的帮助、教导下,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加深各方面的知识素养,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磨砺身体各个部分的表现能力,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积累、总结正反两面的创作经验,努力达到合乎常情、恰如其分、准确扎实、炉火纯青的境地。

注:此文借鉴“侯少奎老师演出心得手稿”。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