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3个月前,“快报年度百场巨献”6小时版昆曲《牡丹亭》从晚上7点演到次日凌晨1点,这场演出不仅吸引了大群南京观众,很多外地观众也慕名而来。昨天,江苏的60多位著名作家、书画家和艺术家齐聚金陵历史文化街区古戏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峰对话。著名作家范小青、苏童、叶兆言,著名画家喻继高,昆曲名家张继青、胡锦芳、石小梅、柯军等互相交流了对昆曲的看法。在这个高峰对话上记者获悉,南京版昆曲《牡丹亭》将在金陵历史文化街区的古戏台上连演5年。最近,众多昆曲演员每晚都在古戏台试演,不久之后古戏台每天晚上都将有昆曲对外公开演出。8名梅花奖得主、40多位国家级演员将轮番为观众献上精彩的演出。
文人雅士齐聚一堂
昨天下午4点,江苏的60多位作家、书画家和艺术家齐聚金陵历史文化街区古戏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峰对话。省昆剧院的昆剧演员们别出心裁,以600年前的昆曲演出形态为这场对话拉开序幕――在袅袅的昆曲中,身着戏服的女旦们给在座每一位都发了一枝鲜花。随后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一一介绍来宾,被介绍到的都要走到屋子中央,将花插进一个大花瓶。原本,不少人还有点拘束,这个开场方式一下子让气氛活了过来。接下来,昆曲演员们以演传情,画家、书法家以笔达意,作家畅所欲言,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古代文人雅士齐聚一堂吟诗作对的场景之中。
昆曲打动各界艺术家
现场,大家交流了自己感受到的昆曲艺术。著名画家喻继高觉得,昆曲的高雅细致与他擅长的工笔花鸟画相通,所以每次看昆曲演出都觉得很动人。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范小青表示:“我以前经常参加文学活动,但像今天这么热闹的场面不多。在这里,大家能从交锋到交融,其实昆曲就是各种门类艺术交融的活动。现代生活节奏大多比较快和乱,而昆曲是讲究‘慢和静’的一门艺术,我觉得偶尔安静一点,慢节奏的生活状态对人生会有很好的帮助。”
著名作家苏童和叶兆言挨着坐在一起欣赏现场的昆曲演出。苏童谦虚地表示,昆曲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自己之前对昆曲艺术并不是很了解,这次是来接受启蒙,感受艺术的。叶兆言则撇开单纯的昆曲艺术,谈到了昆曲的传承。他认为,在100多年前,昆曲的发展主要依靠盐商的扶持和传播,现在,昆曲的发展依旧需要社会的关怀和帮助。
南京将现昆曲第一舞台
3个月前,6小时版的昆曲《牡丹亭》大受欢迎。如今,南京版昆曲《牡丹亭》将在古戏台上连演5年,最近,众多昆曲演员每晚都在古戏台试演,效果不同凡响。据透露,古戏台将600年昆曲舞台演出形态与现代高科技融为一体,首次演出就得到了海内外昆曲爱好者的高度赞誉。以后约5年的时间内,古戏台每天晚上都将有昆曲上演。
据负责古戏台艺术与昆曲结合研究的作家黄佳星介绍,昆曲走进社区,走进昆迷,连演2000场已被学术界戏曲界誉为2009年的一个文化事件,该古戏台更被东南大学世界舞台专家王延信教授誉为天下第一舞台。古戏台上现在出演的著名昆曲艺术家有8名梅花奖得主,40多位国家级演员,团队有150人,具有能演10部大戏200多部折子戏的独一无二的表演艺术阵容,并曾经代表中国文化,收到了40多个国家的演出邀请。
古戏台传承昆曲文化
部分昆曲爱好者觉得,苏州是昆曲“重镇”。不过,昨天在座不少专家都觉得,南京才是昆曲的发展传承之地。据悉,即将连演5年昆曲《牡丹亭》的古戏台,是东方戏曲舞台中人文历史最悠久的舞台,具有1100年之久。上溯南唐词祖李煜所构建的南京金舞台上杜丽娘等演出;中至明朝定都南京,朱元璋建金陵十六楼,古戏台就是600年前的南市楼,昆曲也是从600前开始在南京演出,陆续上演的名剧有《牡丹亭》《紫钗记》《凰求凤》《巧团圆》《桃花扇》《梦中缘》等;下承甘家数代人200多年演出昆曲的传奇,早有天下第一戏台的名号。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