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香 意蕴悠长——访昆曲名家梁谷音、计镇华、张铭荣
中国昆曲入选联合国“非遗”十一周年、北方昆曲剧院成立五十五周年之际,北方昆曲剧院和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联合举办了“中国昆曲非遗11周年暨北方昆曲剧院建院55周年纪念”活动,特邀上海昆曲剧院昆曲名家梁谷音、计镇华、张铭荣参加活动演出,我们有幸采访到三位老师,为少年朋友认识昆曲之美、了解经典价值与传承打开一扇门。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素有中国“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如一株空谷幽兰,在了无人迹的沉寂中,茕然一身静静开放,其凄然空灵的幽香终于守候到相隔数百年的“知音”。“那个时候我和计镇华正在美国洛杉矶演出,演出完毕后,很多美国华人非常热切地涌上台来向我们祝贺,说昆曲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单了”,梁谷音老师平静地回忆着当时的场面,从容的声音中透着一种坚定的自豪,“世界的重视推动了中国昆曲的传承与发展,濒临灭绝才会被列为‘遗产’,我们就像是妈妈即将失去的孩子一样,得到了格外的呵护与关爱。”
昆曲之美,美在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闺阁深处一段春愁缠绵;“蜀江水碧蜀山青,赢得朝朝暮暮情”,殿堂之中一声苍凉绝叹;“又听得乌鸦阵阵起松梢,数声残角断渔樵”,壮士末路一曲悲恸回肠……昆曲之美,美在唱腔,“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朱门深处曲折回廊,一唱三叹的水磨调,流丽婉转,摇曳于烟雨江南的碧波之上……昆曲之美,美在指尖、美在脚下、美在一颦一笑,美在杜丽娘碎碎点点的小步回肩轻转,无限愁思涌上眉梢,美在大唐盛世歌舞升平的水袖飘飘,千古兴亡欲言又叹……梁谷音老师说:“昆曲之美,美在意蕴,美在慢慢地体味出来的感觉。昆曲的文字、唱腔、肢体语言都非常美,但最重要的是对人物的深入理解,如果一种戏曲仅仅有唱腔和华丽的表演,而缺乏人物的灵魂传递的美的意蕴,总是会缺少些什么。” 意蕴并不是一下能感觉到的,学十年、演十年也不一定能感觉到,梁谷音老师说:“我真正感觉到昆曲的意蕴之美时,已经50岁了。这几年我越来越能感受到这种魅力,可是已经到了我的冬天而不是我的春天了。我们现在昆曲人要追求的恰恰是那种昆曲的灵魂,演员在演绎、传递、给予这种美。最终还是由观众感受这种美。”
经典与传播:沧桑洗练 醇酿弥香
昆曲是一个蕴藏深厚的艺术宝库,一方舞台上演绎了几千年的沧桑浩荡,许多人的命运起落。寄儿女之情,叹兴亡之感,历经沧桑洗练后的昆曲,更加展示出历久弥香的卓雅风韵。计镇华老师感叹说:“昆曲在两百年前就像美国的杰克逊一样,观众非常多也非常疯狂。昆曲的时代车轮已经驶过去了,让昆曲回到两百年前已经不可能了,但是要将昆曲改成现在流行文化所需要的样子,也是不可能的。比如流传了几千年的一件青铜器文物,如果把它洗的锃光瓦亮,甚至镀金镀银,那么它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昆曲的折子戏也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厚重感’”。对于传统的经典艺术,即使在英国、日本,观众也是不多的,这就是经典之所以难以普及化大众化的难题,如何让更多的“国人乃至全世界感受昆曲这一文化瑰宝的魅力呢?计镇华老师列举了他的亲身经历:“要打开国外的市场是比较困难的,仅仅是昆曲唱词的翻译就是相当需要功夫和水平的事情。”根据著名话剧导演黄佐临的设想,根据莎士比亚著名悲剧《麦克白》改编的昆剧《血手记》,计镇华老师主演麦克白一角,参加1987年英国第四十二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和1993年新加坡第一届亚洲艺术节,均引起轰动。“一个中国的戏曲代表,一个英国的戏曲代表,将二者结合是意见很有意义的事情”,计镇华老师说,“很巧的是,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是同一个时期的人物,汤显祖写了‘四梦’,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血手记》的演出成功是传播昆曲艺术的一次创新性的有效尝试,使世界许多国家的人们开始了解这一伟大艺术的瑰丽与魅力。但是,计镇华老师仍然觉得:“中国戏曲要真正在国外产生很大影响是很难的,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能完成的,我们的出演能打动外国人的很少,一般都是打动华人。有一个我感觉很遗憾的事情,我们在伦敦演出的时候,日本的‘能乐’也在不远处演出《马克白》,由于操作的原因,我们的卖座不是很好,而‘能乐’现场却非常热闹。这说明我们需要在宣传方面多投入力度。”
经典与传承:保卫精华 留住春色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梁谷音老师说:“昆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展示的是古典意蕴的魅力,如果破坏了这种意蕴,就是去了它的原味。当前最重要的就将传统中最经典的戏目继承下来,传承下去。比如《牡丹亭》《长生殿》这样的经典,已是经多少代人千锤百炼积淀的精华,这正是经典的价值所在。”从不懂昆曲,到学习昆曲,到爱上昆曲而后将昆曲视为自己的生命,计镇华老师对传承下来的昆曲经典戏目越来越少,惋惜不已:“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我们这一代,要把昆曲的传承工作做好,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新编历史剧可以做,真正经过时间历练的经典和精品更应该得到关注。”张铭荣老师认为昆曲传承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加强表演,而这正是现在的昆曲学习最欠缺的部分:“昆曲艺术需要‘一学二演三看再学再演’,这样才有意义。第一步,学生要跟着老师学,这种口传心授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将会告诉学生他是怎么理解这门戏曲怎么认识这门行当怎么展现这么艺术的,这些内涵的东西是通过学生单看片子学习是学不会的;第二步,学生一定要演出,学的内容终究还是老师的东西,一定要通过演出才能知道自己的表现是怎样的。通过演出了解观众的反应,再由老师再给加工指点,如此仿佛才能把老师的营养完全吸收,戏曲才能得以传承。现在的学生一年可能都没有一次机会演出,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
任何伟大的艺术都来自于历史深处的积淀,打开昆曲这扇门,靠近它、接触它、感受它,领会它,慢慢就会爱上它。这就是昆曲之扣人心弦、感人至深的永恒魅力所在。厚重之中的轻盈、殿堂之上的璀璨,千古情思随岁月流转伴笛音轻吟,满园春色荡漾,只需,打开门,拥抱它。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