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2012牡丹亭》被网友调侃为《舌尖上的牡丹亭》
上周以来,“史张版”昆曲《2012牡丹亭》无疑是戏曲行里的焦点话题。随着媒体报道的不断深入,《2012牡丹亭》已不仅仅是在艺术创新上饱受争议,所有名人对该剧的评论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甚至由此引
发了一场关于昆曲艺术理论的大讨论。
恐怕史依弘也未曾料到,《2012牡丹亭》的创排演出,带给人们的远不止令人讶异的创新与想象。在这背后,展现出的是上海戏曲业态的现状,抖出了戏曲发展现阶段环境中存在的种种困惑。
“保护传统自觉性”大爆发
究竟有多少人在看昆曲、爱昆曲、研究昆曲?看了微博,难免让人发出“高手在民间”的感叹。《2012牡丹亭》演出后,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则评论要数一位网友贴出的番茄炒蛋的图片,调侃该剧为《舌尖上的牡丹亭》,不仅表达了对该版服装色彩的不满,更有《牡丹亭》遭受非议的双关含义。
大多数诟病,是因为演出在各方面都“动了传统,大逆不道”。也难怪戏迷们“保护传统自觉性”的大爆发。十有九“雷”,如今中国的新编戏曲的确叫人想说爱你不容易,“亵渎传统”被归结为最大罪因。《2012牡丹亭》就这样顺理成章成了其中一员,比如服装太艳丽、舞美太后现代、伴奏太民乐化、剧本不合理等。
相比之下,力挺“史张版”者的态度也很分明。不少网友在史依弘的微博留言,称这是他们看过的最美的昆曲《牡丹亭》。“保守派”所诟病的亚力克圆环、《寻梦》的绿衫,在这些网友眼中则是“美翻了”。但这些表扬在非议声面前,显得相当微弱。
6日、7日,有媒体接连刊发两篇报道《蔡正仁严厉批评史依弘张军版〈牡丹亭〉》《史依弘:没有争议,我演它干啥》,让事件全面升级,并将新老艺术家置于对立面上。尤其是蔡正仁说到的“高了两个调门”,在网络上又立刻演变为严守昆曲传统的“涨调门”事件。
艺术批评走向了艺术之外
事实上,蔡正仁并不认可媒体安上的“严厉批评”四字。“我非常不能接受媒体描述的‘严厉批评’,歪曲了我原有的态度。”蔡正仁说,“家里人奇怪我怎么这么大动肝火,身边有人嘲讽我靠批评出了名,曹可凡也在微博上说我‘鞭挞后辈’……现在海内外都传开了,原来简单的事变得很复杂。”
如果说蔡正仁感受到的是“媒体为博眼球进行的炒作”,戏曲学者翁思再则遭到了“只从概念出发的非理性谩骂”。由于观看演出后发表了较为正面的评论,失望的网友把翁思再的微博当成了讨论大本营。翁思再写道,自己和网友讨论清曲和剧曲的区别时,一位不相识的学者竟发帖诅咒他死,让他十分震惊。
史依弘无疑感受到了最多的声音。“艺术上的批评和建议,我照单全收。说我用的小生扇子,我第三场就换了象牙扇;说我最后一折绣鞋穿错了,我立刻改;说《寻梦》的服装颜色太艳,也和设计师商议重做了……细节的问题我会在演出中不断调整和打磨,但更多人根本就是无谓的谩骂。莎士比亚为什么生存得这么健康?汤显祖为什么动一动就被骂?如果是这样的一个环境,什么都碰不得,只能是等死。我们不想成为暮气沉沉的行业,不要成为这个行业里一批暮气沉沉的人。”
简单的事为何变得复杂?文艺批评为何涌向文艺之外?戏曲界的文艺评论只有好话没有坏话,已不止一日。近些年来,面对越来越多只得奖、不叫座的文化泡沫,评论界却集体“失语”,让观众失望。“在这样的环境下,哪怕是一次纯粹的艺术批评,也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蔡正仁说,“我希望有一天戏曲行业能建立起良好的评论氛围,能自由地批评和自我批评,再不涉及个人恩怨与人身攻击。”
难被棒杀的史张版《牡丹亭》
批评与谩骂的声音之后,《2012牡丹亭》还是留下了许多不能被掩盖的光芒。
“京剧青衣史依弘唱《牡丹亭》,这么短的时间能唱得这么好,很不容易。搁在全国来说,她也是京剧演员自己挑班演昆曲大戏中的第一人了。”蔡正仁说。翁思再则追溯到了梅兰芳、言慧珠唱昆曲的时代:“京剧梅派旦角唱昆曲,是有一脉的。史依弘给昆曲提供了艺术上的新信息,京剧演员演昆曲,交融之后是不是能出现新的表演样式,使昆曲更有观众更有市场,可以容许她尝试。”
翁思再说,《2012牡丹亭》在艺术上尚有许多破绽,但至少没有离开戏曲写意的审美观念,而且在产业上取得了成功。“史依弘自己挑班做戏,演出没有标明是哪一个剧团,走的是项目制,这是一个很好的经验。”翁思再说,“国内的民间剧团,真正能走市场,良性循环的,很罕见。史依弘《2012牡丹亭》和《锁麟囊》的创作,都通过市场自给自足,值得肯定。”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