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优秀青年昆曲演员展演周”的落幕,人们谈论昆曲复兴的热情也达到了顶点:全国10家昆曲单位80余位优秀中青年演员济济一堂、昆曲走进了上海大剧院、9场演出上座率最高的达到100%、总票房近40万……所有的数字,似乎都彰显出昆曲在申遗后的十年间走上了复兴和发展之路。然而,这些数字无法掩盖一些事实:昆曲只是从濒死状态活了过来,活得比以前略好一点;而要更好地活下去,依然充满艰辛。
观众愿意买票看戏了
此次展演,平均出票率过半,其中上昆的演出上座率达到100%,省昆达到92%,北昆、浙昆、苏昆也都卖得不错。承接了昆曲展演周的演出,上海大剧院副总经理张笑丁毫不讳言:“一开始我们就没想盈利,主要目的还是文化推广和普及。”
即使如此,张笑丁还是清楚地看到了昆曲观众的变化。2007年,大剧院第一次正式演昆曲大戏,选了“白牡丹”,不少观众前来观剧;2010年,在“京昆群英会”系列演出中,上昆的角儿们倾巢出动,上下本《牡丹亭》观剧场面尤其火爆,中剧场600个座位竟然卖到加座;此次展演,不少观众甚至买了套票连看九场。
“昆曲观众相对较年轻,文化素质也高,每次演出也会看到一些老外。”张笑丁说,这也是一向演出交响乐、歌剧、芭蕾的大剧院乐于做昆曲的原因,“重要的是,这次展演没有一张赠票,所有的票都是实实在在卖出去的。观众看昆曲形成了掏钱买票习惯,这在我们看来是巨大的进步。 ”
资金更多,好戏却少
昆曲入遗已十年。而对于剧本整理者唐斯复、“活的唐明皇”蔡正仁来说,只不过是全本《长生殿》从被抢救到在昆曲舞台上站稳的过程。 “那时候,做台大戏真的很难。 ”唐斯复回忆,“编、导、演、灯光、舞美,什么不要钱?可就是缺钱。那时候,上海昆剧团的青年演员一个月的工资还买不起一双高档一点的旅游鞋。整个创作团队为了把戏做出来,真是咬紧牙关。看看现在,情况不要太好哦,政府投入的也多了,演员收入翻了好几倍,再也不用为钱的事儿发愁。 ”
今天,资金越来越充裕。十年间,每个剧团都在申请项目,排演新编大戏。但十年间能看的新编大戏却越来越少。不少戏只是得了个奖,观众不爱看,演员也不爱演,于是慢慢销声匿迹,似乎成了昆曲界的普遍现象。
昆曲演出剧目雷同
归根到底,昆曲是人的艺术,有了演员,才有观众;有了观众,昆曲才有未来。由于历史及剧种本身的原因,昆曲人才至今很稀缺。如今,昆大班、昆二班的老一辈艺术家呈退休状态;舞台中坚力量、当年的昆三班,如今仍然活跃的也只有五六人;还未出科的昆五班条件不错,但昆曲人才的高淘汰率、当下社会的种种诱惑,都让业界对他们的未来隐隐担忧。
“昆曲的生源是个问题,昆五班的学生大多是北方人,小花脸里没一个是苏州或上海的。对他们来说,在学昆曲的时候还要学方言。”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院的教师张静说,“现在更突出的问题是师资。岳美缇、王英姿、王芝泉等老师长期驻校教学,昆五班小生、武旦等行当就比较突出;更多的老师由于家住外地或自己的事务多,就难以提供长期稳定的教学。同时,老师本身掌握的剧目也有限,学生学到的剧目只会少不会多,所以昆曲舞台上的演出越来越雷同。这种剧目递减的趋势让我们很担忧。”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