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思考一个问题,大家在剧场里常观的昆曲是真正的昆曲吗?我想在昆曲和昆剧之间似乎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界限。 因而,我总想着我能否带领大家穿越华美的昆剧去看看真正的昆曲美在哪里?
翻阅武俊达先生的《昆曲唱腔研究》,在开篇第一页他提及,最早出现的是昆腔,也称昆山腔。时间大约在十四世纪中叶元末明初。而吴新雷先生对于“昆腔”的概念却提出了两点。在《昆曲大辞典》第3页,首先他认为“昆腔”就是“昆山腔”的简称,出现于十四世纪。再者他又认为,“昆腔”也指经魏良辅革新后的昆山新腔。依据是明人沈宠绥《度曲须知曲运隆衰》中说“嘉隆间有豫章魏良辅者,愤南曲之讹陋也,尽洗乖声,别开堂奥。腔曰昆腔。”
因而在此,我们或许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十四世纪最早出现的是“昆山腔”,而当时所谓的“昆腔”只是一个缩略语。
到了后来魏良辅改革“昆山腔”,主要致力于南曲的改革,创造出一种新的调子“水磨腔”。魏良辅的女婿张野塘是著名的北曲曲家,经再次改革,吸取北曲和弋阳、海盐等腔的长处。因而在王正来先生现存于我家的文字中,我找到他对昆曲的定义为“昆曲是用水磨腔谱唱的南曲和北曲的总和。”
“昆曲”出现以后,多为清唱,《南词引正》中记载:“清唱谓之冷唱,不比戏曲。”文献中也用“能谐声律.转音若丝”.“调用水磨.拍捱冷板”的语句描绘“清曲”,此处“冷板”意为节奏极慢的慢板,“捱”是明代的吴语,是为拖延之意,故而昆曲唱起来“清柔婉折,一字之长,延至数息”。昆曲里最慢的曲调,是加“赠板”的一板三眼曲,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清曲成为文人所提倡的所谓清雅之曲,认为习唱昆曲是一种高雅的事。反之,他们对剧场扮演的昆剧则是瞧不上眼的,清朝龚定庵的《书金伶》中记载“清曲为雅宴,剧为狎游,至严不相犯”。
然而虽然当时,文人对剧场扮演昆剧的艺人采取了极端鄙视的态度。可是部分文人的鄙视也并没有扼杀民间昆剧班社的生机,他们深入民间,为适应群众的需要,将昆曲从剧本、音乐到表演作了一系列的增删和通俗化的发展。于是昆腔逐渐分化为冷板清歌的昆曲和场上扮演的昆剧。
昆剧的定义是,用魏良辅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明清传奇,并除歌唱外,更重扮演。大约在明代嘉靖、隆庆之时(也就是1566年左右),梁辰鱼编写了一部用昆腔演唱的剧本《浣纱记》,正式把“昆曲”搬上了舞台。此后从明代天启到清康熙末年(1621-1722)的一百年间,是昆剧蓬勃兴盛的年代。
故而平日里大谈的昆曲之美,我以为并非仅仅美在表演上的东西,而是昆曲骨髓里的诸多唱腔和四声阴阳,择日,我当在这两点上大书文章,欢迎曲友们批评指正!
王建农写于2012年8月1日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