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昆曲,是形成于明代的嘉靖前期。当时,吴语区的江南,盛行的是海盐腔的南戏,即,是用官话演唱的南戏。而由海盐当地的伶人,首先把当日的弦索官腔的北腔改为适合江南吴语区,包含留都南京的官话区在内的南方化的南戏唱腔,而且己盛行一阵子了。到了嘉靖年间,其唱腔就不能满足想要精益求精的唱家的口味了。想要改成唱腔更加委婉流利的唱腔,即号为『转音』的『新声』。

当时,在江苏昆山一带,由原先由江西豫昌一带,原先宁王府任乐户的户侯过云适、魏良辅等人,因为宁王辰濠叛变,被王阳明讨平后,宁王府覆亡,于是流落到昆山,另立门户。他们都是对当日流行的海盐腔的唱腔不满,于是和当日的昆山当地的都在研究『新声』的唱家,与江南另如张鳯翼及后来的梁辰鱼等,一概皆为从事于新声的研究,而其中的张鳯翼的《红拂记》即是首以新声演唱的戏曲。再加上,魏良辅死后,梁辰鱼的《浣纱记》一剧,以此新腔入戏,而马上走红而打响名号,于是此一新声就有了昆腔(昆山腔)的名号,即,因此,昆曲就正式诞生了。

但,不是有一本明末的周玄暐的稗官野史《泾林续记》里有记载明朝初年的明太祖,要叫昆山人瑞表演昆山腔吗。按,此为当日前后的各种有关此明太祖接见人瑞之事的史料及地方志所不载,而只是周玄暐个人所演义的故事,不是正史。

但,不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人发现一篇名为魏良辅的《南词引正》里面说元代顾坚己创昆山腔了吗。但经《天禄阁曲谈》考证,此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或其后的学者所伪造,因为其内文有抄袭古籍的错误或是破绽,故此一伪史料是不可以相信的。

故元代昆山当地并无昆山土腔,也没有顾坚依昆山土腔改为文人的昆山腔之事,甚至连戏曲学家钱南扬的《戏文概论》里,亦表示不相信当时己会有可能产生昆山腔。

昆曲是立基于南戏的海盐腔上发展成的,南戏的只只曲牌都是有固定的唱腔,一如北曲的曲牌(如明代黄佐《乐典》及明末沈宠绥《度曲须知》所言的元曲),称为基本曲调或可叫本腔。昆山腔的先行者们,就是把只只曲牌的原本的唱腔(本腔、基本曲调),加上『转音』,以形成『新声』(新的唱腔)。其次,对于曲牌里每个字若是阴阳八声有不同时,就要把该字的腔调整一下高度,例如,原先的该曲牌第一句的第一字阳平声(及阳入声字)时唱2,若有人在填另一新曲辞时,此处填一阴平声(或阴入声字)时,就要上唱一音,唱成3等等之类,配合字的阴阳八声来调整原来的基本曲调(本腔)。

在如一板一眼(二拍子)或有板无眼(一拍子)时等快板时,则不必加『转音』,因为时值太快,加转音也来不及发挥,此时,只要依阴阳八声调整其基本曲调的本腔而已。

如果,在一板三眼(四拍子)或赠板(可称八拍子或两个四拍子)时,则不但要依阴阳八声调整其基本曲调的本腔,而且还要加上『转音』,而这些转音如用昆曲的术语,可以称为『装饰行进腔』,它们都不是此字位上的腔格,而是辅助让唱腔委婉流利的装饰又行进的腔,来连络以造成与其后一字之间的唱腔的流利度。

如果,马上可以想到,那么,昆曲曲牌里的每一个字上配的腔,第一个音,所谓的『头腔』就是要配合该字的阴阳八声的不同而要调整原有的本腔,而除了第一个音以外的所有的音,所谓的装饰行进腔不就是与腔格是无关的吗。是啊,如果能思及此,则实在是有知乐的慧根了,如果从事于昆曲谱曲,不就是一蹴可几了吗。是啊,的确如此。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看一份昆曲的工尺谱,马上可以看出,每一个字上的所配的工尺里,第一个音是『头腔』,随字的阴阳八声而会配合改变,而其他所有的音,都是叫做『装饰行进腔』,是不变的,只是,因为头腔会调整,要让调整后的唱腔,要和头腔及『装饰行进腔』之间能平滑的接续,故连接腔要有些许调整,而实务上,只要多看正确的范例,也就可以驾轻就熟了。

例如,《牡丹亭‧游园》的【皂罗袍】曲牌头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其唱腔为

原5

来61

姹521

紫61

嫣2

红132
开123

遍5216

我们一看,这七个字的头腔,即,会随着别只【皂罗袍】曲牌头一句七字的每个字阴阳八声不同,而 会变化的只有每个字的第一个音,即
原5

来6

姹5

紫6

嫣2

红1

开1

遍5

其他的所有的音,都是『装饰行进腔』,只要改变后的头腔在接续『装饰行进腔』时,能接续的流利而添或改原有『装饰行进腔』连接处的腔形以适之即可,原则的定义上『装饰行进腔』是不变的。

所以,昆曲的原理十分简单,就是随不同填词者填出的曲牌的辞的每个字的阴阳八声的不同,而对模板的唱腔加以先调整头腔即可,其调整法的原则如下(详见于明末沈宠绥的《度曲须知》内):

1。先找出每一个字的若是阴平声字时的基准腔(基腔)在哪里。此一方法,于《天禄阁曲谱》及相关的文章里都有介绍。

2。新填字为阴平声或阴入声字时,配腔即基腔的音。

3。新填字为阳平声或阳入声字时,配腔即基腔下方一音。(按,昆曲南曲五声音阶,不用4及7,故下一音逢4或7应顺下一音)。

4。新填字为上声字(不分阳上或阴上声)如同阳平声或阳入声字,配腔即基腔下方一音。或亦可,先配成基腔,再下行一音。如沈宠绥《度曲须知》所言。以上二情形,亦可配更低。

5。新填字为阳去声字时,先配于基腔音,再上跳间隔一音,如基腔为1,则配13;但若为较快板时,可配上一音,如12;如快板时,配基腔音即可。

6。新填字为阴去声字时,直接上跳至少隔一音,如基腔1,则配3,或更高亦可。

配完头腔,再检视若为快板及较快板时,则这些腔之间,若有跳音,加连接音,以流利之。如为慢板或赠板,则依所取的范例,把其装饰行进腔先摆上,再检视有跳音,加连接音,以流利之。按,连接音,最好多参考正确的唱腔谱,如《九宫大成》或《南词定律》,亦可参坊间经校正过错腔且系公共版权的《集粹曲谱》及《天禄阁曲谱》,其余所有坊间曲谱,如《纳书楹曲谱》《集成曲谱》《与众曲谱》《粟庐曲谱》等因有不少错腔,皆不可以做为模板,以免配腔出错。

又按:以上所谈为南曲,而北曲并非昆曲,而是元曲的变异,而遗存于昆曲谱内,亦非纯正元代的北曲,而是明代转变过的北曲了。因非昆曲范畴,系自成一系,其原理,实即元曲的依固定唱腔为原则,只是因变异过,故有些复杂,己另文探讨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了。(刘有恒)(取材自《天禄阁曲谈》,台北)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