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5日,台北国光剧团剧场,阵阵如雷的掌声,献给了正在演出京剧《白蟒台》的女老生邹慈爱。不少观众发出了“惊艳”的赞叹,并不是地翻阅着手中的戏单,玩味着其中的两句话:“京剧大师马连良单传安云武,传承有序安云武再传邹慈爱。”
“就是不一样!”许多戏迷的感慨,是对京剧传承的尊重,也再次体现了传统京剧的无穷魅力。近年来,邹慈爱师从安云武先生,学习了多出戏,成绩卓著,给台湾观众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惊喜,甚至有“脱胎换骨”的风评。这次学习《白蟒台》,是她自费请老师到台湾教授,学业态度之精诚,令人感动。演出效果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白蟒台》这出戏,在舞台上并不多见。作为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早期的代表作,称得上是脍炙人口的。尤其是其中变化丰富的唱腔,令人百听不厌。马连良先生1924年整理演出《白蟒台》。1933年又将旧本《云台观》增益首尾,为全部《白蟒台》。先后与郝寿臣、刘连荣、袁世海、叶盛兰等合作演出此剧。可惜马先生本人并未留下全剧的录音或录像,但仅有的几段录音,已经足以绕梁三日了。好在1963年,时任北京市戏剧专科学校校长的马连良先生,特恭请侯喜瑞先生一起为学生们亲授了全部《白蟒台》。时年15岁的安云武先生颇受马先生喜爱,得以亲传甚至可以说是“单传”了这出戏。
演出《白蟒台》的人虽不多,却也不是只此一家。但是,看1988年,北京京剧院四团复排此剧,安云武先生的演出,确实与众不同,高出一筹。而今,女老生邹慈爱又得安云武亲传,再次体现了其效果出类拔萃,可见传承的重要性。
大陆观众无法亲临现场观摩此剧,我们可以引用台湾《弘报》主笔吴际平先生的一篇“老戏薪传耳目一新”的文章,一领现场风采:
盛暑逼人,老师不辞辛劳只为传承毕生所学,短时间内,早晚加工,不仅教戏,还要指导剧中其他角色。好在国光角色齐全,众星拱月,现学现演,文场全靠宋士芳老师独撑大局。戏码一出,立刻吸引大批旧雨新知,都想来一睹这出难得一见的老戏。
从上座热烈和掌声不断就可知此戏的魅力。题材是写一位失败的人物,十分罕见。剧情和场次紧凑,毫无废场。最高明的是唱腔设计变化多、悦耳动听,每段都让人情不自禁、由衷地鼓掌。
主角王莽出场唱“想当年设酒宴松棚会上”,末四字轻重分明,立刻有碰头好。【二黄碰板】斥责岑彭、【二黄散板】“听说是九梁王”、【二黄原板】“在阵前死了大元帅”均极好听。剧中刻画建立新莽十八载的王莽性格刚愎自用,临事怪罪部属,终至众叛亲离,所谓“个性决定命运”,此之谓也。胡琴前奏过门丰富多变化,【西皮导板】“八月十五把寿拜”邹慈爱起音高,再拔高,果然满堂彩。谋朝篡位的老王莽闻听大势已去,起先困兽犹斗;之后怒骂责怪部众,傲气霸气仍在;继而苦苦哀求饶命,终究难逃一死之下场。戏到愈后愈有表现,主角也愈发老练。谢幕时,最后出场的主角向台上所有搭配演员深深一鞠躬,感谢全体合作,方有此佳绩。
作为初次演出,不能说尽善尽美,改进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如果有一天,邹慈爱能够来大陆尤其是京津沪演出此剧,一定令人大开眼界。来日若有可能,也算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