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自力更生,以团带班,就地培养,为剧团培养演员和演奏员。”这是上世纪60年代初黑河市创办的第一个戏曲班的办班宗旨。这个戏曲班虽然只存在了两年,但对黑河市戏曲艺术发展的贡献却功不可没。

黑河第一个戏曲班于1960年4月正式成立,主管单位为当时黑河地区行政公署文教局,由黑河评剧团具体承办,人们习惯称之为黑河评剧团戏曲班。办班经费由文教局支付,学员每人每月补贴生活费24元,年发练功服一套,集体就餐。

当年,观看传统戏曲是广大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首选,但演员队伍的数量、质量与社会所需不相适应,培养新生力量问题便摆到文化行政部门和艺术团体的工作日程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黑河戏曲班应运而生。班里40名学员都是从镇内各小学选拔的歌舞爱好者,年龄均在10岁左右。班里设京剧、评剧演员和乐队演奏员三个分班,其中10人被分配到乐队班。戏曲班班主任由评剧团团长、京剧花脸演员刘润田和剧团副团长、作曲研究员高仲文共同担任。班里配备文化课教师刘佩茹,专门负责学员们的文化课教学。剧团的主要演(奏)员,像京剧刀马旦演员张帼英、架子花脸王学恩、评剧旦角筱黛玉、评剧小生王笑冬、评剧团乐队鼓师李宝库、琴师于胜芝,分别兼任了各分班的专业教师。学表演的小学员们先后学习了《贵妃醉酒》、《红娘》、《女起解》、《小姑贤》、《花为媒》等剧目,除在镇内演出外,还曾先后赴呼玛、奇克、孙吴、北安等地演出。

遗憾的是,由于办班经费困难,戏曲班被迫于1962年9月停办,大部分学员回到就读学校读书,只留下姚淑琴、王继茹、乔富宝、姜佳良等10名尖子学员进入剧团,走上了从事戏曲艺术表演之路。

在戏曲班打下了坚实的功底,加上在团里继续坚持刻苦学艺,留下的学员后来普遍成为黑河评剧团的业务骨干。学评剧小生兼京剧老生学员谭丕润,后被选送到省戏曲学院深造,归来后在团里从事演员及导演工作,上世纪80年代走上团长兼党支部书记领导岗位,成为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导演、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理事、黑河市戏曲家协会主席。女学员王丽华1960年“六一”儿童节献礼演出评剧《小姑贤》时,一炮打响,13岁便成为京剧刀马旦戏的小主演,被送到省戏曲评剧表演班学习,归来后曾成功扮演了现代戏李铁梅、阿庆嫂等重要角色,1986年走上剧团业务团长兼艺术室主任的领导岗位后,成功创作导演了荒诞戏曲《窦尔敦还乡》、《金猴边疆取经》等。她多次参加省、地戏曲调演,曾荣获中国广播剧单本剧三等奖、省“飞龙奖”导演、演出一等奖。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