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学院的一间小教室里,原本只能容纳三四十人的房间挤进了七八十人。在座的大都是外国驻沪领馆的领事,而讲台上却是一个关于中国昆剧的讲座。
为了庆祝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第13年,5月19日,一场“昆曲与西方戏剧的亲密对话”的讲座在此举行。活动由上海昆腔京韵俱乐部创办人赵津羽与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Agota共同主讲。尽管交流的语言分别是中文和英语,但中外文化交流却丝毫没有障碍,现场气氛活跃。
这一活动由上海华侨口译工作者协会,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丹麦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共同主办,并邀请了匈牙利、泰国、丹麦、荷兰、德国等驻沪领事参加。而主讲人赵津羽是上海唯一的职业昆曲推广人,拜师在昆曲表演艺术家张洵澎老师门下,专工闺门旦。此前,她已开设了沪上第一家专门推广普及昆曲的私人时尚课堂。在现场,赵津羽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学习水袖、扎靠等互动活动,让外国领事们对传统昆剧艺术的精妙颇感惊讶。
同台交流的Agota是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的教育与文化领事。这位精通汉学的领事是位话剧导演,拥有戏剧研究的博士学位。她表示,她在欧洲创作戏剧时会遭遇很多技术难题,但中国戏曲却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些难题,其“游戏精神”让她十分赞叹,也是她对中国传统戏曲产生兴趣的很大原因。
昆曲是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学院的重点文化推广项目,最近还开设了昆曲票友会的学习班,面向外国人教昆剧表演,并有英语翻译。虽然学费高达18880元,但负责主教的赵津羽表示,该课程长达半年,一周两次,每次2小时,“其实比起学钢琴,这个费用还算好。我们中国艺术应该贵一点。”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