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年间国力强盛,弘历又酷爱戏曲,在他亲自主持下,创作了数部各240本的宫廷大戏,其中包括讲述目连救母故事的《劝善金科》、三国故事的《鼎峙春秋》、西游记故事的《升平宝筏》、梁山泊群英聚义的《忠义璇图》,再有便是讴歌宋将杨业及其妻、子女、部将抗击契丹英雄事迹的《昭代箫韶》。意思是盛世年代的英雄赞歌。当年清宫首演这几出连台本戏时,是以昆弋腔演唱的传奇本,而且只有宫廷庆典时才做整本演出,一般只挑单折出演。惟独《昭代箫韶》命运非凡,百余年后,又受到主持朝政的慈禧皇太后的特别眷顾,将它重新推上宫廷戏楼的红氍毹上。
慈禧酷爱皮黄,她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下令升平署将昆弋传奇本的《昭代箫韶》翻成皮黄。首先要改编剧本,将曲牌体的昆弋唱词改成七字句或十字句的板腔体唱词,去雅就俗、淘冗从精。接下来是音乐创作,编唱腔、走调度,完成这出宫廷大戏的皮黄(京剧)化。
由于篇幅浩瀚,这一改编过程,大概用了两年时间。除升平署皮黄本外,还有一个慈禧亲自参加改编的皮黄本,她临时调如意馆、太医院和内务府的官员中稍知文理之人,听她讲解指示,然后分头创作,再进呈定稿。这个慈禧钦定本和升平署本同时上演,应该说,后者更多地将当时宫外边班社流行的杨家将戏吸纳进来,也更具观赏性,可惜这个钦定皮黄本已失,找不到原本了。升平署本共四十本122出,清宫廷两年时间一共演了105出。因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清帝后出逃,所以这出影响颇巨的清宫皮黄大戏没有演完。以后清廷也无力续演。
这次《昭代箫韶》重现于长安戏院舞台上,是著名剧作家吴江等一批京剧人在得到北京京剧院大力支持下,本着修旧复原的原则,在升平署皮黄本的基础上,经过六十多天昼以继夜的努力,终于将这出一百多年前的宫廷大戏原汁原味地矗立在现代化的舞台上。
首先说剧本还是有很好的基础的。《昭代箫韶》昆弋本是清乾隆朝词臣王廷章编著的,他是将元杂剧、明传奇以及地方戏中有关杨家将题材的戏曲融会贯通、熔于一炉创作而成。慈禧主持的两个皮黄(京剧)本,虽然参与执笔的都不是写戏的内行,但是原来的戏剧结构是精当的,原剧的人物是鲜明的,文词是典雅优美的。虽然将长短句的唱词修改成整齐的七字句,但文采和意境未曾大打折扣。吴江在从故宫博物院得到清宫的秘本后,从中选出了戏剧性和观赏性都很强的两本戏。一本孟良私入番邦,偷取萧太后的日月鷫鹴马,搭救杨六郎;一本是奸佞拆佘太君的天波府,忠奸斗争很尖锐,是塑造佘太君的好戏。吴江在整理剧本时,完全尊重清升平署的原作,没有做任何改变。他说:我是这两本戏的编辑而不是编剧。
一百多年前,宫中大戏的演出究竟是什么样呢?那时候没有影像资料可查看,可吴江等找到了演出提纲,上面记录下演出的详细资料,几位年过七旬的导演据此及过去学艺时听到老一辈艺人的口口相传,居然勾勒出当年清廷演戏的蓝图。虽然不能保证百分百准确,然而“亦不远也!”大幕拉开,舞台上自然没有电子设备,没有大屏幕,连逼真的景片也没有,只有刺绣考究的“守旧”。“出将”、“入相”的上下场门,也按宫中规矩换成“谐音”、“倄舞”。乐队只有五个人:胡琴、弦子、鼓、大锣和小锣,全坐在舞台中间。开场前,舞台中间设大帐。台桌上摆文房四宝、帅印箭筒。八面旗帜台上飘扬,这叫“摆台”。开演前两个童子“扫台”。角色上下场,有人挑帘;摆放桌椅,全用检场人。所有工作人员皆穿宫中服饰,反倒觉得干净。演员演唱没有扩音器、没有话筒,全凭一条功夫嗓子,旦角都是男旦,温如华、胡文阁扮演的萧太后和公主,谭孝曾扮演的杨四郎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笔者看戏时曾想这戏往现代改一改,可否?我想还是不要改吧!我们要看的就是京剧是怎么走过来的,今天我们又有多少进步,再反思一下,老祖宗还有哪些好东西我们丢掉了,需要捡起来。如果要改个四不像,那么,我们不如铆足劲,创作一个棒棒的新戏。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