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昆曲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日前,庞旸女士给我来信说,由她编选的张允和老师的《我与昆曲》一书即将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希望我能为此书写一篇序。九年前(2002年)张老师的《昆曲日记》出版时,我曾写过一篇序,这次庞旸女士把张老师涉及昆曲的文章、讲话、书信集在一起出版,让关心昆曲、热爱昆曲的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张老师对昆曲艺术的深厚感情和深刻见地,诚可谓功德无量。

张老师生于1909年,卒于2002年,可谓是20世纪的同龄人。她一生与昆曲结缘,学习昆曲、研究昆曲、积极参加曲社活动、组织领导曲社、广交专业昆曲演员和业余曲友,为继承发扬昆曲艺术不遗余力,见证了20世纪中国昆曲艺术的兴衰史。所以,当年我在《昆曲日记》的序中称,该书为“一份珍贵的当代昆曲史料”。如今,本书又把张老师所有有关昆曲的文字收入,其史料价值无疑就更为珍贵了。

上世纪60年代初,经吴则虞先生介绍,我加入俞平伯先生领导的“北京昆曲研习社”,由此而结识了张允和老师。那时,每周六晚研习社在和平门外陆剑霞老师家有拍曲、唱曲、排身段等活动,我每次去几乎都能见到张老师,她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曲友,帮助拍曲老师指导我们这些初学者学曲,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平时假日,她也会邀请我们这些晚辈到她家中做客,谈谈昆曲、唱唱昆曲,讨论讨论曲社的事,拉拉家常,十分亲切温馨,她先后在景山后街的家和朝阳门南小街的家,都是我常去的地方。

1987年张老师把领导“北京昆曲研习社”的重担交给了我。由她推荐,经社员大会选举,我当了研习社“主委”,但由于我当时学校行政和教学工作比较忙,对曲界各方面的朋友也不是很熟悉,所以许多国内外曲社间、曲友间的联络、联谊活动还都是靠张老师来做的,研习社的许多重要活动也都是在她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的。我在《昆曲日记》序中就提到“当她听到昆曲在2001年5月18日为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的消息之后,虽然这时她的身体已很虚弱,但对这一继承发扬昆曲艺术新曙光的出现,仍欢欣鼓舞,兴奋不已。她一方面积极向曲社提建议,为曲社的工作出谋划策,同时亲自出马积极与海内外曲友联络,探讨弘扬昆曲艺术的问题。”张老师对继承发扬昆曲艺术的这种鞠躬尽瘁的精神,永远铭记在我心中,永远是我学习的楷模。

谨以此短文悼念张老师仙逝十一周年,兼充本书之序。

斯人已逝,斯文长存!

楼宇烈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北大学术委员会委员)

二〇一三年九月九日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