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过《昆曲之路》、《大美昆曲》 的作家杨守松一想起那个场景,还是痛心—
一次“昆曲进校园”活动在一所中学举办;主持人问台下一千多名学生,你们知道莎士比亚吗?台下学生们点头,都说知道。他又接着问,你们知道汤显祖吗?台下面面相觑、寂静无声—不知道。
杨守松就坐在台下,不说话。孩子们知道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却不知道我国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的作者。这是昆曲、乃至中国各戏曲种类在传承中的一个痛处。
可令人欣慰的是,在昆曲的发源地—江苏昆山,这些年来不仅重视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培育民间昆曲氛围,组织昆曲研究,还将昆曲作为特有的城市文化品牌,视之为昆山的灵魂、精神和血脉。
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认为:“文化是引导城市发展的深层力量。”文化是未来的经济,昆山在经济发展各项指标领先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文化的“精、气、神”。
昆曲在昆山,值得看看!
“最有味道”的城市名片:昆曲要“高雅”,也要“普及”
“有戏”的原因,不仅在于“小昆班”的开办和坚持,昆山市委市政府在打响“昆曲”城市名片上也不遗余力。
尤其在对外交流上。比如,今年台湾的元宵灯会,昆山不仅带去了彩灯,还组织了昆曲专场演出,将经典折子戏在灯会上连演三场,表演者均为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昆山的昆曲演员多次赴台湾、香港、欧洲演出。
去年,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到台湾访问,带去的礼物之一,便是昆曲娃娃—浓浓的中国味的布偶娃娃在台湾引起热烈反响,之后娃娃的订单不断。
实际上,据杨守松回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昆曲艺术家俞振飞先生等人就建议过:“昆山真正的宝贝就是昆曲。”昆山可将昆曲视为特有的城市名片。
在昆山文广局副局长王清看来,“昆曲”这张城市名片,是最适合昆山,也是具有“唯一性”的名片。“昆曲中包含了诗词、音乐、扮相等许多传统文化元素,整体呈现出特有的江南文化味道。”王清说,也只有昆曲,才能真正承载昆山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昆山城市的品味。他坦言,昆曲传承中要注意的,是在“高雅”和“普及”之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要“普及”,先要把昆曲讲清楚。
这其中,作家杨守松功不可没,他原是昆山市的文联主席,退休后更心心念念着“昆曲”—从昆山跑到苏州,从南京跑到北京,从浙江跑到湖南,从香港跑到台湾,凡是有昆曲演出的地方,他都自己花钱去听曲看戏,不仅往来于各大昆剧院团,还时常拜访各种各样的昆曲文化人,上至南北昆曲界的名流巨擘,下至角角落落的小辈,他都不辞辛劳地进行采访。他将昆曲有关的各种事,都写成书—《昆曲之路》、《大美昆曲》 ……有人评点说:“《大美昆曲》算是把昆曲的前世今生都写活了,把昆曲界的人物和事情都写活了。”今年9月,《大美昆曲》 获得了全国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讲清楚了昆曲,但它毕竟是传统戏曲,怎样转变为城市品牌?可能还要在场馆建设上下功夫,培育城市里昆曲的氛围。
1993年,昆山市投资250万元在亭林公园内修建了“昆曲博物馆”,搜集、陈列了大量昆曲史料。这几年,昆山还建造了三座古戏台,尤其周庄古戏台上举办的“昆曲天天演”活动已经坚持了多年,来自苏州、杭州、南京的专业演员轮番登场。2006年昆山还修建了顾坚纪念馆。投资10多亿元的昆山文化艺术中心于2012年底建成,内设“昆曲剧场”。此外,昆山还在筹划成立昆山昆曲剧院。
另外,昆山积极举办各类昆曲活动。
每三年一届的中国昆剧艺术节开幕式,地点是放在昆山。2011年5月与文化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厅等主办的昆曲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周年纪念活动,也在昆山。还有,昆山市政协曾举办“昆曲论坛”,昆山市文化馆常年举办昆曲知识讲座。前不久的10月25日,2014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会在昆山开幕,著名学者们共同探讨昆曲、古琴这两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昆山人印象最深的,可能是“昆曲回故乡”和昆曲“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每次活动都有近百场演出,采用传统折子戏演出、赏析解说和昆曲知识讲解结合等形式—看得过瘾。历时二年多,昆山市文广局精心打造了一台荟萃昆山最具代表性民歌、民间舞蹈、民乐精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专场文艺节目—《玉出昆冈》。2010年6月,《玉出昆冈》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城市广场展演,随后又在昆山市各区镇、苏州市各县市巡演,获得了广泛好评。
此外,昆山市政府每年拨出专项经费,为昆曲研究成果提供出版条件。
比如2006年出版了 《昆山民族民间文化精粹·昆曲卷》,2009年出版了《昆山传统文化研究·昆曲卷》,2012年,昆山市与苏州昆剧传习所合作出版《昆剧传世演出珍本全编》,是迄今为止搜罗较全、整理较精的昆剧剧本大全。
新时代的传承人:“小昆班”和“昆玉堂”
昆曲姓“昆”,发源于昆山、太仓一带。
因为传统戏曲的衰败,这话说来竟有人质疑。昆山文化馆研究院杨瑞庆依旧记得,上世纪90年代,说起昆山与昆曲的关系,不少人不信。
可现在你若去昆山的小学看看,便能感受到昆曲在昆山的氛围,昆曲姓昆,你不得不服—在昆山的小学里有“小昆班”,从低年级孩子中选拔昆曲苗子,聘请专业教师上课,在昆山政府经费的支持下,全免费。
昆山“小昆班”多年坚持,并不容易。
原昆山戏曲家协会的负责人黄国杰依旧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即便作为昆曲的故乡,昆山除了少数几个昆曲爱好者临时活动一下,昆山几乎听不到昆曲了。黄国杰最初也没想太深,但他和同事们都觉得,昆曲在故乡失传,那也太可惜了,“总应该做点什么”,于是想到从娃娃抓起,开创“小昆班”。
起步很难。最大困难在于没资金—请老师、排节目、参加演出等都需要钱;其次是人的观念,很多人认为昆曲没人看了,再搞昆曲教学有点不务正业。但是,当时有契机,昆曲“传”字辈70周年纪念活动要在昆山举行,要求昆曲的故乡昆山拿出一台昆曲节目。
在困难和机遇面前,第一所小昆班于1987年成立了,设在昆山一中心小学,各方经过协商,决定从有限的文化经费里挤出一点,玉山镇政府拿一点,学校自筹一点,这些“一点点”凑在一起,让孩子免费学昆曲。
这事看起来很小,类似一个兴趣班,但在昆山大力传承昆曲、打响城市名片的路上,是一大步。
坚持下来不容易。当年小昆班的亲历者告诉笔者—教室条件一般,大热天没风扇,但孩子们都全情投入,入了门就有热情;从上海、南京、苏州来的昆曲老师傅,只收很少的薪金,但勤勤恳恳来回奔波,就为了“后继有人”;家长也不理解,孩子分数从90分掉到89分,就怪到“学昆曲”上,说是耽误了学习……
好在,1992年,昆剧传习所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昆山举行,昆曲“传”字辈老前辈和全国各地的昆曲专家都来了—看了“小昆班”的表演,都说好,有位专家说:“在昆山看到的昆曲的希望。”
昆曲传承在昆山,信心大振;之后应文化部和国家教委的邀请,小昆班去了北京汇报演出;还跟随政府代表团去了韩国演出,次次反响热烈;得奖越来越多,不少孩子由兴趣成了专业,一路进了著名的昆剧团。于是,老师更耐心、教室铺了地毯装了电扇、更多家长争着送孩子去,其他小学的小昆班也克服各种困难,开了起来。
“小昆班”出了不少人才。比如在电影《开国大典》里扮演杨开慧的李沁,曾是石牌小学“小昆班”的学生,不过,她当时差点与昆曲擦肩而过。“考试少考了几分,家长不让她上课。”黄国杰带领全体老师步行到李沁家家访,经过耐心做工作,才挽回了一个昆曲苗子。后来李沁学业有成,多次代表昆山演出,在央视“魅力城市”评选上,李沁版的杜丽娘非常精彩,为昆山加分不少!
黄国杰认为,“小昆班”的长远目标,不能局限于培养几个昆曲苗子、排几个节目、拿几个大奖,而是要有打造昆曲的力量信念。文化是一种力量。“历史沉淀下来的、能够影响深远的,最终都是优秀的文化。”黄国杰说。
如他所期待的。“小昆班”开创10多年后,2001年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最杰出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
如今,昆山有了12个“小昆班”,十足“昆山特色”。各“小昆班”经过整合,还成立了昆山市“小梅花艺术团”,在昆山“小昆班”受过昆曲培养、教育的学生达到几万人次,引来不少外地中小学都来考察取经。一位老师告诉笔者,不少“新昆山人”也爱送孩子到“小昆班”来—目的很简单,学唱几首昆曲,以后能更好地融入昆山……社会正给“小昆班”更大的舞台。
孩子们有“小昆班”,成人们如何传承推广昆曲呢?
去年,在昆山第二届秦峰曲会上,由昆山高新区文体站“昆玉堂”演奏的《将军令》、《普天乐》一鸣惊人,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曲友们听到了久违的堂名音乐,赞赏昆曲故乡做成了又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堂名是昆曲传承中的独特载体,常由8至10名唱奏兼佳的乐手组成,专为婚礼寿庆场面烘托气氛。昆山堂名音乐的历史要追溯至明清末,那时昆剧开始衰微,为求得一息尚存的昆韵薪火,堂名班应运而生,有数十个之多,曾为昆曲传承作出过承上启下的贡献。较有影响的堂名世家有吴秀松家系、高慰伯家系等,通过接力传承,生生不息延续至今。1949年后,堂名被看作“四旧”,乐班先后无奈解散,曲师只能忍痛割爱,纷纷改行。两年前,当各级政府都在重视“非遗”项目保护时,昆山高新区文体站的高敏怡站长就想到了已成绝响的堂名音乐。于是,当机立断组织乐班,为恢复堂名音乐而努力。
2011年,昆山高新区文体站,在高敏怡站长的倡导下,得到了高新区政府的经费支持。于2012年3月初,正式启动堂名乐班,沿用“昆玉堂”命名。乐班每周活动两次,每次排练三小时,风雨无阻,勤奋学艺。经过了一年半时间的磨合,从较简单的昆曲唱段伴奏和短小的昆曲曲牌演奏起步,直至完成了较为复杂而美妙堂名音乐。
无论是“小昆班”还是“昆玉堂”,不急于求成、耐得住寂寞,一直坚持传承昆曲,昆山真是名副其实“有戏的地方”。
经济反哺文化:企业家和全社会的“昆曲自觉”
在昆山,昆曲的传承和推广,已在社会中形成了一种自觉。
说来你或许不信,昆山有房产公司将项目的三分之一的面积拿出来,做了不赚钱的昆曲文化项目;有昆山企业家花费数百万元,建起昆曲展馆,让人在不经意间熏陶昆曲文化;有台湾知名漫画家潜心收集昆曲素材,融入3D动漫技术,传承和发扬昆曲;还有企业家放弃自己的工作,面对孤灯,潜心整理关于昆曲的古籍善本……
昆山民间对昆曲的珍藏和弘扬,同样不容忽视。
600多年前,元代富商顾阿瑛在阳澄湖畔所创的“玉山雅集”,与晋代“兰亭雅集”、宋代“西园雅集”并称中国三大雅集。当时,四方文人、墨客、高官、艺师、僧侣云集“玉山草堂”。正是在诗酒唱和与家班歌舞的氛围中,“磨”出了昆山腔。其“玉山佳处”24景,如同“大观园”一般,充满神秘,让人神往。
600多年后,一位同样出生于阳澄湖畔的企业家沈岗,斥巨资浓缩重建“玉山草堂”24景,整理“玉山雅集”诗文,出资排演昆剧名篇,并希望能有一天再现“玉山雅集”盛况。
为了探究顾阿瑛一生的传奇,沈岗耗资亿元,购买了大量古籍善本,为此他三请“诸葛”,力邀本地另一位企业家祁学明参与他的文化事业,专心研究顾阿瑛,研究“玉山雅集”这一现象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近年来,他们整理了“玉山雅集”唱和者诗词5000多首,相当于元代全国的七分之一。他们还在整理顾阿瑛的手稿中,发现了被遗漏的近200首顾阿瑛诗文,让专家们都感到“汗颜。”
在位于巴城镇的浦东软件园,台湾著名漫画家林政德创办了一家数码动漫公司,并决心以昆曲元素打造第一部3D 动漫《粉墨宝贝》。他知道,昆曲艺术与动漫艺术的跨界结合,不同于一般的动漫创作。一个动作或者细节的穿帮,都会影响整部动漫的效果。但是他对昆曲一窍不通,无意间听人提到痴迷昆曲采访的杨守松,立即前去拜访。“从此我找到了一把通往昆曲的钥匙。”他说。在杨守松的牵线搭桥下,林政德成为省昆、上昆,以及很多昆山昆曲演出的常客,在昆曲名家指点之下,动漫中的每一个动作和服饰上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体现出原汁原味的昆曲意境。
去年,昆山一家公司老总王强,投资数百万元在巴城老街建起了一个水磨韵昆曲展馆,搭建了昆曲表演的舞台。昆曲展馆小小的陈列厅里,各种昆曲剧本、剧照、雕塑,将昆曲600年历史在一方窄小的天地间充分展示。如今,来自两岸三地的昆曲表演艺术家、研究评论专家、昆曲票友经常在这里聚会。
作家、昆曲研究者杨守松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观念对昆山而言,已经落伍了,如今要做的,是经济反哺文化,以文化引领精神,在这其中,正因为有着沈岗这样民间力量的存在,昆曲复兴才充满了希望。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