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中国戏曲界崇拜的梨园神共有30多位,其中最突出的是老郎和相公。虽然古人对老郎的真实身份有不同的看法,但多数人认为老郎就是风流天子唐明皇,故历来有“伶人祀先,明皇是称”之说。至于相公,其实就是唐明皇时的著名宫廷乐师雷海青。

演员登场 必拜老郎

戏曲界历来有供奉梨园神的传统习俗,如每年农历九月廿八,粤剧艺人都会举行隆重的“华光诞”活动,祭拜粤剧祖师爷华光大帝。

华光大帝本是民间传说的管火之神,因旧时戏台都是用竹木搭成,粤剧戏班到各地演出多以木船为交通工具,演戏或出行都极易遭火灾,故粤剧艺人奉华光大帝为祖师爷,以祈福消灾。凡新戏台落成、开新戏或戏班出外演出,艺人们必祭拜华光大帝。中国古代行业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业神师爷,即行业的创始人或杰出人物;一类是保护神。华光大帝在粤剧界便是以保护神的姿态出现。

中国传统戏曲有很多剧种,粤剧只是其中之一。其他剧种的艺人也会供奉戏神,定时祭拜祖师爷,但剧种不同,艺人所供奉的祖师爷也往往不同。据李乔的《中国行业神崇拜》一书介绍,中国梨园行崇拜的梨园神共有30多位。在众多梨园神中,老郎和相公的得票率最高。

戏曲界有句俗语说:“上台不拜老郎神,演什么不像什么。”旧时戏台的后台上,一般都供有老郎神的画像或牌位,演员上场时,都要向神位祭拜,进后台后,先要向神位拱手作揖,叫“参驾”,出场叫“辞驾”,从台上下来叫“谢驾”。老郎神的画像多被绘为眉清目秀、面白无须、身穿黄袍、头顶王冠的英俊少年之相。此外,旧时全国各地多设有老郎庙,且香火鼎盛。
唐明皇登台演戏 不称“皇帝”称“老郎”

这位号称“老郎”的英俊少年是谁?有人认为他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老童。《山海经·西次三经》称:“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其下多积蛇。”郭璞注:“耆童,老童也,颛顼之子。”颛顼为黄帝之子,故老童乃黄帝之孙,传说老童能唱善歌,为音声之祖。因“郎”与“童”均为年少之称,所以有人怀疑老郎就是老童。

也有人认为老郎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安次香曰:“伶人所祀神,乃后唐庄宗。”《王文治诗集》题老郎画赞云:“人言天宝,我为同光。”“同光”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在位时的年号,李存勖小时就跟戏班里的伶人混得很熟,当上皇帝后,演戏成癖,经常穿着戏装,跟伶人一起登台表演。他还给自己起了个艺名,叫“李天下”。由于李存勖非常宠信伶人,所以后来很多伶人敬奉他为祖师爷。

江西人认为老郎是二郎神,汤显祖曰:“西川灌口神也。”“灌口神”就是蜀中灌口二郎庙的二郎神。金陵人认为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姑苏一带戏班,则称老郎神为乐师耿梦,故避讳“梦”字。

但戏曲界更多人认为,老郎是指唐明皇。清人黄旛绰《梨园原·老郎神》云:“老郎神即唐明皇。逢梨园演戏,明皇亦扮演登场,掩其本来面目。唯串演之下,不便称君臣,而又关于体统,故尊为老郎之称。今有唐帽,谓之‘老郎盔’,即此义也。”

唐明皇喜演戏,他登台演出时,同台的演员不便称呼他为“皇上”,又恐失君臣上下有别的体统,便尊称其为老郎。

盛唐天子青睐梨园 无形提高伶人地位

清人顾禄《清嘉录》引刘澄斋《老郎庙》诗云:“梨园十部调笙簧,路人走看赛老郎,老郎之神是何许,乃云李氏六叶天子唐明皇!”

清人钱思元《吴门补乘》云:“(老郎)庙在镇抚司前,梨园子弟祀之。其神白面少年,相传为唐明皇。因明皇兴梨园故也。”“明皇兴梨园”,在历史上实有其事。梨园,本是唐玄宗(唐明皇)训练乐工的机构。《唐会要》云:“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上(唐玄宗)以天下无事,听政之暇,于梨园自教法曲,必尽其妙。”《新唐书·礼乐志》记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后世遂以梨园代称戏曲界,以梨园弟子代称戏曲演员。

清人徐珂《清稗类钞·梨园供奉之神》亦云:“梨园子弟之唱昆曲者,辄奉一少年白皙冠服如王者之神为鼻祖,谓为老郎,相传即唐玄宗。殆以中秋游月宫霓裳偷谱之事,而玄宗且自称三郎,又因禅位倦勤退位于太子,而称之曰老郎。”唐玄宗“中秋游月宫霓裳偷谱之事”,是一个传说,相传某年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在宫内赏月时,得到一个道士的导引进入了月宫,数百名身穿羽衣的仙女在悠扬的仙曲伴奏下,为唐玄宗表演了霓裳舞,他边看边默记仙曲。唐玄宗返回人间后,便诏令伶官舞女依谱排练乐舞“霓裳羽衣曲”。唐玄宗是唐睿宗第三子,故自称“三郎”。禅位后,人们尊称他为“老郎”。

由此可见,唐玄宗被戏曲界供奉为老郎神,是因唐玄宗创建梨园,登台演出,自称三郎,而被尊称为老郎的缘故。近代的戏剧史亦持此说,徐慕云《中国戏剧史》云:“明皇宠遇优伶之隆,古今罕有其匹矣!应受伶人之推戴和供奉者,宜也。是故昆、高、徽、汉,以及皮黄等班,莫不供奉玄宗为梨园祖师也。 ”

史称唐太宗“性英断、多艺”,唐人南卓《羯鼓录》这样评价他的音乐成就:“洞晓音律,由之天纵。凡是管弦,必造其妙。若制调曲,随意即成。不至章度,取适短长,应指散声,皆中点节。至于清浊变转,律吕召呼,君臣事物,迭相制度,虽古之夔、旷,不能过也。”盛赞唐玄宗演奏、作曲、导演无所不能,可与古代音乐大师夔和师旷媲美,难怪后世戏曲界多奉唐玄宗为梨园神。当然,戏曲界奉唐玄宗为行业神,也是为了生存需要,旧时演戏被视为下九流职业,请出盛唐天子做保护神,无形中提高了伶人的社会地位。

闽地奉忠义乐师雷海青为梨园神

贵为帝王的唐玄宗被戏曲界奉为梨园神,有学者认为这是对唐玄宗的轻视和亵渎。他们认为梨园神不应该是老郎,而是相公。清代学者汪鹏就持这种观点,并得到不少学者的认同。

晚清学者俞樾《茶香室丛钞》引汪鹏《袖海编》云:“习梨园者共构相公庙,自闽人始。旧说为雷海青而祀。去‘雨’存‘田’,称‘田相公’。此虽不可考,然以海青之忠,庙食固宜,伶人祖之亦未谬。若祀老郎神者,以老郎为唐明皇,实为轻亵,甚所不取。”
按汪鹏的说法,梨园神相公是雷海青。雷海青在历史上也实有其人,他是唐玄宗时的著名宫廷乐师,据说精于琵琶,被唐太宗任命为掌管宫廷歌舞的伶官和梨园的教官。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入长安,掠诸乐师至洛阳,强令奏乐,雷海青抗拒骂贼而死。这段史事在唐人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中有记载:“天宝末,群贼陷两京,大掠文武朝臣及黄门宫嫔、乐工、骑士,每获数百人,以兵仗严卫,送于洛阳。至有逃于山谷者,而卒能罗捕追胁,授以冠带。禄山犹致意乐工,求访颇切,于旬日获梨园弟子数百人。群贼因相与大会于凝碧池,宴伪官数十人,大陈御府珍宝,罗列于前后。乐既作,梨园旧人不觉歔欷,相对泣下,群贼皆露刃持满以胁之,而悲不能已。有乐工雷海青者,投乐器于地,西向恸哭。逆党乃缚海青于戏马殿,肢解以示众,闻之者莫不伤痛。”据说,诗人王维闻雷海青死难之事后十分感动,为之赋诗道:“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安史之乱后,唐肃宗赠封死难大臣,其中就有雷海青。

因传说雷海青是福建人,故闽地习梨园者最早供奉他为梨园神,而将“雷”字去“雨”存“田”,称为“田相公”。除此称呼外,雷海青在泉州一带被称为“田都元帅”,在莆田一带被称为“田公元帅”。各地所奉的田都元帅,有文身、武身之别:文身为坐式,金面金身,头戴“金圣冠”;武身为立式,红脸红袍,头顶打两条辫子,嘴上画一只螃蟹,两旁有风、火二童,一佩弓,一执鹰,前有“灵牙将军”,狗头人身,手执令旗。

明以后,田相公也被广东潮汕地区及中国台湾等地戏曲界奉为梨园神。近代随着福建华侨旅外和福建戏曲在海外的传播,东南亚各国也纷纷出现了祀奉雷海青的戏神庙。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