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与昆山接壤,自昆曲诞生至今,青浦与昆曲一直联系紧密,在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之誉的昆曲的发展、繁荣兴旺、传承、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昆曲,又名昆剧,源于江苏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昆剧诞生于元朝末年,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我国的许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昆剧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尊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屠隆当知县
昆曲进青浦
青浦与昆山接壤,人缘、地缘相近,人流、信息流互动,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明代万历年间,青浦来了个“文化知县”屠隆(1542-1605),他是万历五年(1577年)的进士,万历六年(1578年)担任青浦县令。屠隆是明代知名的戏曲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他在主政青浦时,不仅善于治水,勤于管理,赢得了民众良好的口碑,而且还勤于创作,留下了不少戏曲作品,集聚众多文人雅士来青浦诗文唱和。屠隆把戏曲活动带到了青浦,并把始建于明万历初年,当时全上海仅有的七座古戏台之一的青浦城隍庙戏楼,修缮一新。
为了弘扬昆曲,在万历六年(1578年),屠隆邀请自己的戏曲家班和优伶,用昆山腔演出《浣纱记》,亲自把作者梁辰鱼(1519-1591)请到了青浦,边观剧,边切磋,共同探讨昆剧艺术。经过探讨交流,梁辰鱼对《浣纱记》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无论在情节容量、人物刻画、昆曲新腔上都有了更大的丰富和提高。《浣沙记》将吴越间的政治斗争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命运两条线索交织成为剧本的骨架,让厚重的历史题材在情感因素的注入中,显得更加亲切而感人。作者用浓烈的笔墨塑造了一个个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有谋略过人的范蠡、深明大义的西施、忍辱负重的勾践、一腔忠义的伍子胥、刚愎自用的夫差、奸诈猥琐的伯嚭等。《浣纱记》浓重的昆腔特色,改变了过去昆山青浦一带主要演唱南戏的状况,拥有了植根于地域文化的剧种,曲词音韵和谐,合腔依律,更适合剧场上演。
《浣纱记》在青浦的上演,扩大了昆腔在青浦的影响,文人雅士、昆曲者日益增多,涌现出众多的家乐和民间班社。名宦富绅等大户人家以自组家庭戏班为时尚,在书房和厅堂进行昆曲表演,呈现了几近“无日不开宴,无日不观剧”的盛况。民间班社纷纷游走于青浦水乡,串家走户“唱堂会”,或在岁时节令之际,活跃于庙会、茶馆和广场。昆剧在青浦逐渐繁荣兴旺起来。
曲王俞粟庐
迁来朱家角
清朝乾嘉年间之后,地方戏曲风起云涌,与处于“国剧”地位的昆曲发生竞争,使昆曲日趋衰退,直到民国初年,几乎到了濒临消亡的地步。然而,在青浦的昆曲活动却绵延不绝,业余昆曲演唱活动此起彼伏。一般以清唱为主,俗称“清工”。学曲者,互称“曲友”,教曲者,叫“曲师”,学曲或教曲称之为“拍曲”。唱曲或制曲填词,雅称“度曲”。曲友们活动的组织,先是称“局”,后来才命名为“集”和“社”。
1915年,由青浦知名人士章汉秋和我国早期的红学家、小说家钱学坤等人发起成立了“讴青”昆剧曲社,专事研习昆曲。他们推选寄寓于青浦的苏州昆曲家许蓉村(1868-1939)为社长。“讴青曲社”,“青”之含义,一是表示对古代“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善唱者秦青的敬仰,二是表明地属青浦,要为青浦讴歌。他们从研习昆曲,发展到演唱,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讴青”活跃于青浦曲水园的凝和堂、茶楼“别有天”的楼上,檀板拍曲,歌唱不绝。
次年,许蓉村迁居到朱家角行医,因朱家角原名为“珠街阁”,他便在朱家角成立了“咏珠曲社”,集聚了几十位当地文化名人和昆曲爱好者。当年,号称“江浙曲王”的俞粟庐(1847-1930),慕名携14岁的儿子俞振飞,迁来朱家角,住在“咏珠曲社”唐承斋(1861-1925)的家中。“咏珠”昆曲社员的活动,往往聚集在朱家角古镇的茶楼上。奏笛、拍板、唱曲,十分热闹。唐承斋对《长生殿》中唐明皇这一“小生”的唱段,相当迷恋。许蓉村则擅长演唱《牡丹亭》中的“拾画”、“叫画”,他俩的昆曲韵味,富有功底,很受俞粟庐的关注和喜欢。俞粟庐对青浦的昆曲生态流连忘返,热情地在朱家角传授昆曲艺术。于是,“讴青”、“咏珠”两社的曲友,纷纷前去请教俞大师,致使艺学大进。社员们的演唱,个个字正腔圆,运气自然。经过江南曲王的悉心指点,青浦曲友的演唱水平大为提高。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