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8月举办的全国第十八届戏曲小梅花荟萃总决赛上,千灯中心小学校小昆班10岁的杨优不负众望摘得金奖,并夺得全场最高分。这是小昆班指导老师徐允同在10年小昆班教学生涯中培育的第14朵“小梅花”,然而,这朵“小梅花”对徐老师来说意义不一般。
昆曲界流传着一句话: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而杨优唱的就是《思凡》。6分钟的时间内,唱、念、做全由一人完成,难度相当大。“但杨优毕竟是杨优,完美完成!”徐允同丝毫不掩饰对这个瘦弱小女孩的疼爱,但更让她期盼的是,这次舞台上的光环,能给这个从小父母双亡的孩子带去更多温暖。
靠一纸唱词自学“入门”
“发现一个唱戏的小天才!”两年前,徐允同兴奋地向同事分享内心的喜悦。她没有想到,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凭着一份手抄唱词和默默跟着大家对口型,一个月后竟然能流畅优美地将一个昆曲选段唱出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优陪班上一个同学一起去看小昆班训练,动听的唱腔、柔美的动作当时就紧紧攫住了她的心,杨优当场提出想要报名。
嗓子不是问题,但问题是,现在戏都已经教完了,不可能针对她一个人重新再教一遍。徐老师想了想,给了杨优一张手抄的唱词,要她自己模仿着跟大家一起练。没想到一个月后她真的跟了上来。
“这是一棵好苗苗。”这位前后带过100多名小昆班学生的退休老教师,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徐允同感叹地说,孩子不仅悟性高,学习能力强,最重要的是认真刻苦。《游园》、《惊梦》、《小春香》……说起自己会唱的昆曲选段,杨优仰起头认真地数起来。“大概十几首吧。”她咧着嘴笑,问起最擅长的,她觉得还是那首被认为最难的《思凡》,“因为我在它上面花的时间最长。”
不幸变故让她更懂事
站在小昆班的排练室里,杨优看不出来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但细心的人还是会发现,这个皮肤稍黑一点的女孩,身上的衣服松松垮垮,和身材稍显不搭。
“刚开始,我还以为穿得不整洁是她自己不爱干净。”小昆班专业助理老师周美玲说,后来才知道杨优是一个孤儿。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早早过世,母亲和父亲又先后意外亡故,杨优现在和继母住在一个30多平方米的车库里,靠着继母每个月1500多块钱的退休金生活。
然而不幸没有压倒年幼的杨优,反而让她变得更坚韧。从小学二年级起,杨优就开始一个人步行上下学,开始自己洗碗筷、擦桌子,然后洗衣服和打扫卫生。
自立、成熟,这让她在伙伴中间经常扮演大姐姐的角色。每天小昆班放学之后,杨优会下意识地再回头扫视一眼,顺手关上空调或者窗户。
有着成熟于同龄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杨优反应灵敏,遇到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她还会礼貌地笑笑,“我组织一下语言。”
将来梦想就是唱昆曲
进小昆班之前,杨优的愿望是当一名“博士”;学了昆曲之后,杨优则最想当一名昆曲演员。
杨优的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而昆曲,则成为她生活中的重要乐趣。
每天一个人在家“空下来”的时候,她便会尽情哼唱起来,温习一下白天学到的新动作。有时候附近的一些大爷大妈会被吸引过来,对她不吝掌声,她会害羞地说,“唱得不好的,明天还要跟老师再磨磨。”
找到一个真正热爱昆曲的孩子并不容易,况且杨优的勤奋老师看在眼里,杨优顺理成章成为小昆班的重点对象。因此,训练中她是挨批评最多的一个。
“有时候,我也怕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尤其是只有我一个人唱的时候。”站在全国第十八届戏曲小梅花荟萃总决赛的舞台上,杨优一开始紧张得浑身发抖,后来看到台下有两个评委看着她笑时,她便安心下来,越唱越好。当台下所有人向她鼓掌微笑时,她说,那是自己最快乐的时刻。“虽然不知道将来会干什么,但我希望能在昆曲的舞台上一直唱下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