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是一位双面佳人。她的两张面孔,一张叫“非遗”,一张叫“艺术”。非遗的昆曲是一位“保守派”,处处讲究正统,保留原汁原味;艺术的昆曲则加入了现代的审美趣味,也会为吸引观众、提高票房做出调整。而关于昆曲发展的一些争议,也由此而来。
当昆曲以非遗的面目出现,她的核心任务自然是传承。这其中主要包括演员的传承、剧目的传承和观众的传承。近年来,相比其他剧种,昆曲的发展情势可以说是较好的——很多演出不仅票房可观,而且观众的年轻化程度也较为明显。各院团对新生代演员的培养也愈加重视,给了他们更多学戏和表演的机会。最令人忧心的,要数剧目的传承。比如,“传”字辈演员一人身上有大概600出戏,到张继青那一代名家身上还有约300出,而如今已经不过百出了,“传一代少一半”的现象,仍在继续。
难怪不少专家急得直嚷嚷:昆曲哪里还用排什么新戏?能把现有的剧目一一承接过来、都能上台去演,就已经足够了!的确,如果在创排新戏上耗费过多精力,势必会耽误对年轻演员的培养;而年老的一代退休后戏随人走,得不偿失。中国昆剧研究会副会长王安奎就曾把各院团排新戏称为“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最终连自家的保留剧目也传丢了,两手空空。
很多新戏的品质不过关,也是其遭到诟病的原因之一。昆曲之美,处处体现着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致,这是现代人难以把握的。今人的古典情怀与素养如若不足,在创作和表演时就会折损昆曲的韵味。更有一些院团,排新戏不是出于艺术上的探索,而是为了评奖或当作政绩工程,自然难有佳作。因此,从目前市场的反应来看,也是传统剧目更受欢迎。
然而,当昆曲以艺术产品的面貌登台,就总是倾向于展露独出心裁的创造性,并难免受到市场的影响。随着时代审美趣味而变化,是任何一种艺术的生存法则。因此,新戏的创作是艺术规律的体现,昆曲的新戏中亦不乏成功的范例,如上海昆剧团的《班昭》。有一些探索则走得更远,将昆曲与其他艺术门类结合起来,产生了诸如“摇滚昆曲”的“新品种”。这些探索大多并不成功,但若只是将其看作吸取了昆曲资源的舞台新作,这样的尝试仍值得鼓励。不久前,昆曲电影《红楼梦》在第十二届摩纳哥国际电影节捧回了“最佳影片天使奖”、“最佳原创音乐奖”和“最佳服装设计奖”三顶桂冠,就是这类探索的一例。
一个守旧如旧,一个求新求变,且都是昆曲发展的合理诉求,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其实,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只是人们在欣赏与发展昆曲时,对其非遗属性与艺术属性各有侧重。探索创新无可厚非,但需在做好传承的前提下进行,保留经典老剧目的原汁原味。这样,无论在探索创新的路上走得多远,昆曲总能找到一片可以回归的故园。
如此,我们可以在对照中欣赏到昆曲不同的妆容。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