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有大小之分。大三弦,又称书弦,以伴奏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而得名。小三弦,又称曲弦,因伴奏昆曲而得名。它是高音乐器,音色明亮而清脆,多用于评弹的伴奏和江南丝竹、十番锣鼓等器乐合奏。事实上,这种三弦是为昆曲而生的。
明末宋直方的《琐闻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因考弦索之入江南,由戍卒张野塘始。野塘河北人,以罪谪发苏州太仓卫,素工弦索。既至吴,时为吴人歌北曲,人皆笑之。昆山魏良辅者善南曲。为吴中国工。一日至太仓,闻野塘歌,心异之,留听三日夜,大称善,遂与野塘定交。时良辅年五十余,有一女,亦善歌,诸贵争求之,良辅不与,至是遂以妻野塘。吴中诸少年闻之,稍稍称弦索矣。野塘既得魏氏,并习南曲,更定弦索音节,使与南音相近,并改三弦之式,身稍细而其鼓圆,以文木制之,名曰弦子。
时太仓相公王锡爵方家居,见而善之,命家童习之。”
清初上海人叶梦珠的《阅世篇》中也有类似记载。
昆山腔在阳澄湖畔起源时,原本只是嘌唱,即不被弦索——不用伴奏的清唱。后来,流寓于鹿城(昆山)、娄东(太仓)间的魏良辅,为戍卒张野塘的歌声所打动,不仅与他定交,甚至将女儿嫁给他,以婚姻为纽带,建立了稳固的改良昆山腔的阵营。乃至“十年不下楼”,潜心于昆唱。这并非一般人能做到的。河北人(一说安徽寿州人)张野塘,开始研习南曲,“更定弦索音节,使与南音相近”,三弦的形制也随之变得“身稍细而其鼓圆”。明万历六年,首辅王锡爵回故乡太仓安葬父亲,见到了三弦,十分喜欢,让王氏家班学弹。汤显祖是王锡爵的学生,他的传奇《牡丹亭》最初由王氏家班演出,以三弦伴奏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清人陈其年的诗《赠歌者袁郎》:“嘉隆之间张野塘,名属中原第一部。是时玉峰魏良辅,红颜姣好持门户。一从张老来娄东,两人相得说歌舞”,也可以作佐证。
作为一个努力接近南曲的改革者,张野塘的功劳,不止是改制了三弦,更实现了南曲与北曲的融合。在他之后,三弦仍有传承。据《琐闻录》记载:当时有一个名叫杨六的乐师,创造了一种新乐器提琴,“仅两弦,取生丝张小弓贯两弦中,相轧为声,与三弦相高下。提琴既出,而三弦之声益柔曼婉畅,为江南名乐矣”。
杨六,有人认为很可能是太仓乐师杨仲修。而明代戏曲评论家潘之恒则说,张野塘“其子以提琴鸣,传于杨氏。”创制新乐器的杨六,原来是由张野塘的儿子传授的。
从此,昆山腔的演唱,除了使用箫管笙笛,又加入了三弦、提琴和阮,这无疑是伴奏乐器最多、表现力最丰富的一种声腔。至于是否为江南丝竹的发轫,尚有待专家考证,但当年梁辰鱼的传奇《浣纱记》粉墨登场,用改良后的昆山腔演唱,以加入了三弦的乐队伴奏,却是实现了从昆山腔到昆曲的跨越。
明沈宠绥在《度曲须知·曲运隆衰》中说:“嘉隆间有豫章魏良辅者,流寓娄东鹿城之间。生而审音,愤南曲之论陋也,尽洗乖声,别开堂奥,调用水磨,拍捱冷板,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要皆别有唱法,绝非戏场声口。腔曰昆腔,曲名时曲,声场禀为曲圣,后世依为鼻祖。盖自有良辅,而南词音理,已极抽秘逞妍矣。”
这是对魏良辅、张野塘及其儿子、杨六等人在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长达六十余年的昆山腔改良活动的最高评价。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