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日前,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与台北相关文化艺术基金会共同打造,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演出的传奇昆曲《南柯梦》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引起轰动。
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哲学诗人汤显祖

连续两晚在国家大剧院观赏由江苏省昆剧院上演的汤翁名剧《南柯梦》,收获了一些感动和感悟。

作为中国明代的伟大戏剧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当然是属于东方、属于全世界的戏剧瑰宝。这次江苏省昆剧院以连续两个晚上长达6个小时的演出,将《南柯梦》的精彩场次都体现出来,从一个方面补足了该剧在舞台上呈现太少的状况,空谷足音变为黄钟大吕的演出,这也是一种文化担当,更是艺术上的传承与创新之举。尤其是该剧全部由省昆的第四代演员担纲,青春朝气,满台生辉,但又驾驭得当、收放自如,体现出昆曲艺术传承发展的新气象,更体现出传统文化基因在年青一代的有效呈现。当然,由于两岸观演习惯的细微不同,上半场的剧情显得略碎一点,这也体现出两岸对传统文化读解的不同侧重。

如果说《牡丹亭》和《紫钗记》是在写关于美好爱情、失恋的怨愤与体悟,那么《邯郸梦》和《南柯梦》则是在写官场的两大通道,前者写金钱铺路、所向披靡的畅快与失落,后者写攀龙附凤、贵为驸马的威风与惆怅。当扬州青年淳于棼被大槐安国招为驸马之后,他与宫中三仙女和瑶芳公主是何等的快乐,他任南柯太守,当的是何其顺心。可是一旦公主仙逝后,召还宫中无用,加封左相也好景不长,滥权与淫乱,都成为政敌右相发难的口实。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提醒,使得皇帝岳父义无反顾地将其扫地出门。

对于红尘之梦、官场之梦与情感之梦,看得透与看不透,在《南柯梦》中给人以深刻的启发。等到淳于棼回到人间之后,他还是念念不忘在大槐安国的荣华富贵与骄奢淫逸。直到契玄禅师度他出家前,他还在幻象之中要与瑶芳公主再续前盟,还要为瑶芳公主和大槐安国超度众生,那么多对于功名富贵和情感的留恋,还是看不透、悟不深的种种表现。

至于人生常态中悲欢互转,苦乐相生,“天道阴阳五行,施行于天,有相变相胜之气,自然而相于生,生而相于杀”,总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物极必反,荣枯互转,这更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戏剧之演绎,因此才“生死相根,恩害一门。生者死之,死者生之。恩者害之,害者恩之”。惟有跳脱一步,从更高的层面上来看待人生,才能参透情关与功名利禄的奥秘,相对而言获得心灵的坦然。西方人写梦,大多皈依于宗教;汤显祖写梦,更多地接通地气,观察人生,逼近于现实的思考。

2016年,全人类都将对汤显祖、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这三位文学大家的逝世400周年,予以不同程度的隆重纪念和顶礼膜拜。实际上这三位伟大的文学家同时又是伟大的哲学诗人,所以才会作为人类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人至深、传之永恒。江苏省昆的《南柯梦》顶礼大师,善莫大焉。

朱昌耀(江苏省演艺集团董事长):

江苏省昆剧院的发展之路

在国家大剧院的璀璨舞台上,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与台北相关文化艺术基金会共同打造,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演出的传奇昆曲《南柯梦》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上演。这也是2015年度“苏韵繁花”江苏舞台精品艺术剧目巡演北京站的首演。

《南柯梦》一剧已匿迹于舞台百年,本次搬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剧目是由昆剧院第四代优秀青年演员精心排演,在两岸顶尖艺术家的打磨下的完美呈现。无论是服装、舞美还是唱腔、程式都在细节处不遗余力展现古典浪漫的昆曲《南柯梦》,经过400年的时间洗刷后仍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的典范。施夏明所饰演的淳于棼,扮相英武,唱腔清亮。单雯饰演的瑶芳公主,扮相青春靓丽,与施夏明在舞台上的演绎堪称是金童玉女的合作。其他诸如一人分饰三个角色的青年花脸赵于涛,出演蚁王蚁后的孙晶、张静芝,与淳于棼共谱浪漫曲的公主、上真之饰演者徐思佳、刘啸赟、蔡晨成,暗藏心机的右相饰演者曹志威等青年演员,也有着上佳的表现。

这部《南柯梦》通过淳于棼与瑶芳公主的美好爱情,彰显了中华文化重情重义,珍视纯真爱情的文化基因,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舞台呈现上既尊重传统、发挥传统优势,又没有陈旧感。演出程式、舞台调度及舞美方面充分尊重了传统,并融入了现代审美。虽没有大制作,但显现的是“低调的奢华”,布景、灯光、服装精致。不少初次接触昆曲的观众也表示,这部由年轻人担纲出演的《南柯梦》相较于其他剧目,不仅看得懂、看得进,更是给人一种即传统又新颖的感受。

这样的盛况对于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来说并非首次,9年前的2006年3月17日晚,北京保利剧场,昆剧《1699·桃花扇》惊艳亮相。从《1699·桃花扇》到《南柯梦》,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以戏传人,以戏立人,在剧院内部建立了四代传承体系,为青年演员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张继青、石小梅、胡锦芳等第二代老艺术家和柯军、李鸿良、孔爱萍等第三代中青年艺术家一对一、手把手地教授青年演员。

江苏省演艺集团成立十多年来,一直秉承“机会给青年,荣誉给青年,资源给青年,平台给青年”的“四给”方针,要求各院团一方面做好青年演员的传承工作,另一方面给予青年演员们更为广阔的舞台。昆剧院的青年演员不仅在常规性演出和商业演出活动中挑起了大梁,更是在时任昆剧院院长,现任集团常务副总柯军和集团总部的支持与要求下,每年得以举办一个个人专场。这在其他昆曲院团是极为少见的。现如今每个青年演员年均参加演出280场左右,他们不仅在南京演,在大陆演,在两岸及港澳地区演,更是借助集团这个大平台,演到了遥远的欧洲和大洋彼岸。祝愿江苏省演艺集团创作生产出更多的精品,培养出更多的青年人才,打造出一块块闪亮亮的“金字招牌”。
柯  军(江苏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

传承遗产  面向未来

当《南柯梦》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结束后,潮水般的掌声响起来,青年演员们一遍一遍地出来谢幕。此时时刻,我不禁回想起《1699·桃花扇》在北京保利大剧院首演的盛大谢幕。一晃9年过去了,也是在阳春三月,还是这批年轻人,从平均年龄18岁,到年届30,从青涩到沉稳,他们日渐成熟,在全国各大昆剧团同龄人中整体位居第一方阵。

昆曲新生代的成长之路背后,是一个改制剧团的筚路蓝缕,一方昆曲生态的苦心经营。众所周知,全国七大昆团中,只有江苏省昆剧院是改制企业。生态环境,不是挂牌任命出来的,必须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谈得上生态。我们坚持以繁荣演出为中心,通过增加演出场次,扩大受众面,带动传承、教学、营销、传播、研究的连锁效应,逐步建立起正宗南昆风格的生态氛围,确立了南京作为曲都的地位,真正形成了有演有观的昆曲良性生态保护区。

在剧目传承方面,我们以个人专场制激活折子戏的传承。艺术创作方面,我们既排演改编的名著经典,如经典版和青春版的《桃花扇》《南柯梦》,也有新编大戏如《梁祝》《红楼梦》。创作力量,既有自生资源,也有境内外的合作。票房营销方面,省昆的兰苑小剧场每周六晚常规演出,不送一张票。除了兰苑,我们在昆山、周庄、南京煦南里、南京博物院均有演出基地,年演出场次超过600场。从最初的昆曲进校园,到如今定时定点的演出,我们成功培植了观众市场。昆曲传承班、提高班的举办,更发展了一批核心曲友、铁杆昆曲观众和传播者。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创办了《昆曲艺谭》杂志,这是全国惟一的昆曲学术期刊。对外传播方面,我们创办的”环球昆曲在线”网站,是全国惟一的昆曲演出直播平台,配备中英文字幕,向全球直播每周六晚的演出。

《南柯梦》不仅仅是主角亮,配角也精彩,各行都不弱。这是因为我们这些年来十分注重行当的平衡,采取个人专场制极大地促进了剧目传承和人才培养。10年间,已经有老中青三代艺术家31人举办163次个人专场。

我们规定,国家一级演员,一年必须举办两次个人专场,每个专场3个传统折子戏,一年6出,连续5年剧目不能重复。专场把演员的艺术地位、名声和收入紧紧捆绑在一起,因此没人敢在艺术质量上掉以轻心。由于每年6个戏不能重复(同一行当可以重复别人的剧目),就逼着演员翻箱底、炒冷戏,家底薄的不得不外出访师学戏,这种压力是巨大的,也是大家都愿意承受的。为此,高级演员们带头每天坚持吊嗓、练功、学戏。这样的传承和人才的成长,稳打稳扎看得见。改制前剧院只有80多出戏,10年专场,让我们积累了200多出戏,这是剧院最宝贵的资产。

专场锤炼了演员、演奏员的业务水平,还聚拢并培养了大批拥戴演员、懂得欣赏昆曲的观众。兰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每个星期六座无虚席。南京的昆曲观众都知道,到兰苑看戏,要提前一周甚至一个月买票。现场只能买加座,还得碰运气。各行当都有个人专场的机会,逼使每个演员去学习本行当的专业技术,不断提高艺术水准。

俗话说功夫在诗外,我们对年轻演员艺术功底的培养不局限于“就戏说戏”。这一批年轻人的国际视野、当代视野在全国青年昆曲演员里首屈一指。为了提高演员的艺术素养,激发艺术创造力,我们和东京、香港等亚洲地区艺术大师合作进行“朱鹮计划”,每年举办朱鹮国际艺术节已至第三届,让传统戏曲演员与其他艺术种类融合对话,跨界交流,学习到昆曲以外的剧场知识和经验,了解一线前卫艺术和国际人文,使得昆曲演员不是在封闭的圈子里坐井观天,而是和开放的社会、世界呼吸相通。在这样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年轻演员自编、自创、自演的新概念昆曲《319 回首紫禁城》,已经参加多个艺术节,体现出新一代人的整体创作能力。 昆曲的未来要从今天开始打造。我们既要“最传统”,又要“最先锋”。今天的昆剧艺术工作者应该化身为两个主体:一支考古队,一支探险队。前者保护遗产不折不扣,后者发展创新毫无畏惧。他们各自背着行囊向相反的两极进发,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是昆曲发展的弹性空间,距离越大,弹性越大,但却最终归于昆曲艺术发扬蹈厉的同一终点。昆曲不能像遗老那样等待扶持,等待供养,必须青春地、当代地活着。从《1699·桃花扇》到《南柯梦》,省昆的年轻艺术家们就充分体现出古老昆曲的青春进行时。

周传家(北京联合大学教授):

回归传统  固本求新

《南柯梦》和《牡丹亭》同为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但它们的流播和遭遇却大相径庭。《牡丹亭》常演不衰,大红大紫;而《南柯梦》则被冷落已久,几成广陵散矣。百余年来除“花报”、“瑶台”等折偶有上演外,竟寻找不到连本演出的记录。惟其如此,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集聚海峡两岸力量共同打造的全本昆曲《南柯梦》弥足珍贵,成为“临川四梦”中最后被连本搬上舞台的“一梦”,于现代舞台上重现了“临川四梦”之原貌,填补了氍毹之空白,诚昆曲之妙品,梨园之胜景。汤翁若泉下有知,必当欣慰点赞也。

《南柯梦》描摹出人蚁情迷,展现出欲望百态,既是戏中之梦,亦是梦中之戏。现实与梦幻杂糅一处,融为一体,荒诞、象征、譬喻兼而用之,与其最得意的《牡丹亭》均为“因情成梦,因梦成戏”,但同中有异,别具情趣。如果说奇特浪漫、清新婉丽的《牡丹亭》运用恍惚迷离的美妙故事表达出对人间真性情和男女至爱的认同肯定、品味和陶醉;那么,创作于作者晚年的《南柯梦》则通过极写人情爱欲之难舍难弃,情尽了悟后的空幻寂寥,表达出汤翁对痴情和矫情的怀疑和否定,传递出剧作家对于世事如棋的感叹与对人生无常的况味。汤显祖不愧为写梦高手,写人巨擘。不仅描摹出民间、官场、庙堂众生相,折射出明代浮世图景,而且善于“从筋节窍髓以探其七情生动之微”,直达人性之深处。全剧以淳于棼从入梦到出梦为主线,不停留于故事浅层表面,揭示人生之哲理,并巧妙寄寓当代之思考,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透出人生之沧桑和禅意的高深玄妙,犹如老衲说法,醍醐灌顶,盖警世之良方,醒世之药石也。
《南柯梦》在文本考订上删繁就简,去芜存菁,保持基本原貌。唱腔整理严格遵循昆曲的传统程式规范,恪守格律、讲究字韵,运用苏白,古典韵味浓郁,地域色彩鲜明。在舞台呈现没有多少可以依据和借鉴的情况下,导演凭着对此剧独到的领悟和准确的把握,发挥天才的调度处理;借助于富有文化意味和民族形式感、别致新颖的舞美设计;调动起施夏明、单雯等第四代昆曲翘楚,以及赵于涛、孙晶、张静芝、徐思佳、刘啸赟等新秀的潜心体验和倾情创造,将艰深文本转化为活色生香的舞台形象和舞台景观。营造出开合自如、虚虚实实、灵动多姿的缤纷意象,尽显昆曲艺术的典雅韵致和流动之美,吸引了不同阶层的当代观众,赢得“苏韵繁花绽放北京,阳春白雪一票难求”的可喜效果。

谢柏梁(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

传承中国昆曲的宏大史诗

历史上常演的“四梦”折子戏,尽管在表演上千锤百炼,但却总是有碎片化、零星化的感觉。当然所谓汤翁剧作的史诗化演出,不一定是非要把爱情史诗中《紫钗记》的53出、《牡丹亭》的55出全部付诸排场,也不一定非要把佛道官场史诗中《南柯记》的44出、《邯郸记》的30出,从头到尾全部搬上舞台,但至少也要以较为整体的构思、前后贯穿的气韵、神足气旺的呈现以及规模化的演出作为基本要件,这才能够称得上是对汤翁作品的史诗化演出。江苏省昆剧院作为传统醇厚、风格纯正的昆曲故乡的昆剧省团,这些年来关于昆曲史诗化的大型演出及其成功实践,特别令人钦佩。

首先是以张继青为代表的老一代表演艺术家的舞台版与电影版《牡丹亭》的演出。张老师的版本源于折子戏,但是又在剧情的完整性和人物形象的勾勒上下了更多的功夫,所以她才在国内外引起了一致的赞美和好评,成为日本、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中国昆剧形象之杰出代表,甚至有人称之为是“世界五大女演员之一”。当今江苏省昆的经典版《牡丹亭》乃至由张老师担任艺术顾问的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都是江苏省昆打造史诗化昆曲的相关成果。

其次是由中日韩三国艺术家联手打造的江苏省昆青春版《1699·桃花扇》。一群平均年龄18岁的年轻人,将孔尚任的《桃花扇》予以了史诗般的梦幻演出。一般认为《桃花扇》是很难以整体搬上舞台的剧作,前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陈多教授等人也认为该剧基本上是一部案头之作。可是江苏省昆剧院偏偏将一部昆曲演出史上的冷僻之作,翻新成为史诗化的青春嘉年华版本的悲剧展示,一时间传为中外剧坛之佳话。

江苏省昆的第三度史诗剧攻坚战,就体现在昆曲《南柯记》的华丽打造过程之中。不错,上海昆剧院确实以其老一代表演艺术家的雄厚实力,将史诗化的《邯郸记》和《长生殿》都绽放得有声有色,可是他们也只能将《邯郸记》中的一些曲子,加以交响乐的演唱,仅此而已。因为就《南柯记》相对而言,场次比较散漫,戏剧冲突不够集中,所以多年以来除了数折折子戏之外,很难将其较为完整地搬上舞台。

但是,如果汤翁的“四梦”缺了南柯一梦,汤翁的批判精神与文化价值就无法完满地加以体现。在其故乡与祖国,都无法将其剧目完整地搬上舞台,又哪里能够奢望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戏剧界人士,能够更加深刻全面地认识到汤翁的“三春好处”与惊世精神呢?而且该剧又是一部佛教梦幻史诗剧,大家一般只关注生死恋情的牡丹与紫钗,不去关注其佛道情缘的南柯与邯郸,这更是关于汤翁精神的简化与曲解。

具备文化眼光和艺术胆识的省昆艺术家,以啃硬骨头的精神,联合海峡对岸的有识之士,共同推出了这部戏曲史上堪称美轮美奂的南柯梦幻之昆曲史诗。还是那一班花团锦簇的青年人,只不过大家的平均年龄成长到人生风姿绰约、表演意境淳厚的28岁了;还是那一出较为冷僻的《南柯记》,但却与同时代诞生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相映成趣,更好地体现出明代人的审美风尚和南京市井生活的绮丽多姿。于是扬州的淳于棼粉墨登场,在南京、北京和台北的大舞台上,将大槐安国的梦境予以了淋漓尽致的优美呈现。

《南柯梦》的深刻性伴随着青年表演艺术家的精彩演绎,这才能让中外观众在愉悦而又感叹的审美过程中,认识到汤翁作为世界戏剧大师的全貌。从此意义上言,江苏省昆是在继承大师的事业中,从某种程度上开创了昆曲艺术继承发展的新生面。

谭志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南柯梦》又见江苏省昆剧院风格

近日,在国家大剧院,江苏省昆剧院演出了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的《南柯梦》。演员是昆剧院年轻的一代新人,我在他们身上似见张继青、石小梅、张继蝶、赵坚等老一辈艺术家的表演。就舞台呈现而言,虽然有台湾艺术家,导演王嘉明、舞美设计黄廉棨和一些非本院艺术家,舞台设计黄怡儒、灯光设计王天宏、服装设计赖宣吾等加盟,但不失苏昆风格色彩。

《南柯梦》的演出运用一切舞台手段,突显演员的表演。让我们看到江苏省昆剧院的继承与发展。昆剧院的年青演员个个有嗓子,唱得好,会表演。扮演男主角淳于棼的施夏明是石小梅的学生。石小梅是江苏省昆剧院当家小生、著名表演艺术家。施夏明颇有乃师之风,年纪虽然不大,却稳得住,放得开,有激情,有爆发力。落魄时的淳于棼以酒浇愁,他演出了人物似醉似醒的一面。经历了大槐安国的起起落落,他又回到老宅,在大槐树下的蚁穴中,他看到蚁王蚁后,惊奇万分,这是“寻悟”一场戏他表演的第一个爆发点;看到“南柯郡”,他为官二十载之地,一群蝼蚁向他点头致意时,这是他的又一情感爆发点;在檀树下,他发现又一蚁群, 那就是他曾经的檀萝敌国,这是他情感的第三爆发点。演员演来层次分明,每一个爆发点的内容又都有所不同,有惊讶,有慨叹,有似梦非梦之感。“情尽”一场,是淳于棼的又一重场戏,也是全剧的高潮。他第一次以指为香,升天堂的不是大槐安国蝼蚁,而是檀萝敌国蝼蚁,他再燃“肉香”,以及见蚁王蚁后,与瑶芳公主相见,问道契玄禅师……演员的表演不仅层次鲜明,且分寸把握得当,有轻有重,有繁有简,引人入胜。

让我感触极深的还有山鹧儿的表演。这个角色戏不多,却很出彩。他满口苏白,加之丑行表演手段的运用,又有较为生活化、俚俗化的一面,很“亲民”,极具丑角之美。从山鹧儿扮演者钱伟的表演,我们仿佛看到苏昆剧院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张继蝶、李鸿良的身影。苏昆丑行的表演也是剧院风格特色的体现之一,是为广大昆曲观众所喜爱的。

《南柯梦》的演出,让我们看到剧院与主创人员尊重传统,充分发挥传统的优势,又不拘泥传统的创作追求。那就是尊重昆曲传统,而不是颠覆传统;有所创造,不是为标新立异而创造,而是根据剧情的需要,不离昆曲大谱,不失昆曲之美的创造。

吴乾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新翻《南柯》又一邨

最近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传奇昆曲《南柯梦》便是江苏昆剧院传承创作的成果。剧分上下,上本10出,下本9出,数目不少,但相对原剧的44出巨著总体不及半数。剪辑铺叙,删繁就简的功夫很是不易。
汤作《南柯梦》以淳于棼的仕途经历表达主人公的宦海沉浮和堕落变质,但亦涉及封建朝廷的骄奢逸乐,封建官吏的腐败无能,有全方位的描写与批判。此次演出篇幅时间仍有限制,只能对与淳于棼公主有关场景作正面刻画,其余点到为止。淳于棼任职南柯太守20年,施职清明,民安国泰,只在叙述里表达,无法强调他的政治主张。所幸与性格发展较密切的关目尚存,有细致描写,保证人物形象的生动传神。由于梦里梦外跳跃,写人写蚁交错,剧情变化延伸,时间跨度较大,不可避免要安置过场戏。关子戏跟过场戏怎样安插,有机调和成不可避免的问题。蚁王蚁后成为情节冲突进展的宣示者,不可能有立体的性格。右相段功位极人臣,权倾朝野,性格奸黠,嫉贤妒能,是淳于棼的对立面;现在对他只能简单表白,漫画化点染,影响性格深化。蚁国方面原有槐安国与檀萝国的历史矛盾,并不是突兀来个四太子滋扰。人国与蚁国,蚁国与蚁国,多层面展现汤显祖认识的封建时代,于评议中引发思考。弱化蚁国不得已为之。淳于棼的蜕变由于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地位变化,心理欲望等复杂原因。他与夫人·公主等日夜交合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与恶果。结尾的《情尽》深刻有力。梦醒阶段的淳于棼还牵挂蚁国人等,想念公主。说不清,道不明,抽刀断水水更流。又哭又闹,怎么也放不下。按汤显祖的处理,禅师以禅语从根基点化,最后当头棒喝“淳于棼立地成佛也!”“万事无常,一佛圆满!”淳于棼顿悟,在“普天下梦南柯人似蚁”唱词里立地成佛。如今江苏昆剧院的处理,静寂里一束白光打在台中央的淳于棼身上,他面无表情略有所思,满地枯叶,困惑尚没全解……观众同样要再思再想。

李鸿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

今年且做《南柯梦》

不久前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南柯梦》,全场满满的上座率令人振奋。对于一群平均年龄不过三十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佳绩确实值得惊喜,但也在意料之中。

《南柯梦》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转企改制以来,继《1699·桃花扇》后为第四代青年演员打造的第二部大戏。施夏明、单雯、徐思佳、赵于涛等主演,也是在《1699·桃花扇》中崭露头角的演员;《南柯梦》的演员阵容,几乎都是《1699·桃花扇》的班底。可以将《南柯梦》看成是《1699·桃花扇》的延续与前进。从2006到2015,我们走了9年。为了应对市场,《1699·桃花扇》衍生出多个版本,演出的锤炼让如同花骨朵般青涩的年轻人慢慢成熟,在不同的舞台上绽放出光彩。9年前,他们第一次进京演出,默默无闻的他们兴奋而紧张;9年后再次进京,已经积累起粉丝与人气的他们舒展自如,淡定大方。

作为院长和老师,我为他们高兴,为院团高兴,为昆曲艺术高兴。年轻人是传承的希望,只有他们的不断进步和成长,我们的院团以及昆曲艺术才能够发展兴旺。

9年来,前行的不仅仅只有我们的年轻人,还有院团、政府、市场与观众。从被动应变到主动参与竞争,从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到拥有固定的客户群体;从政府主导投资打造的《1699·桃花扇》到由热爱传统文化的台湾企业家陈启德先生通过建国工程文化艺术基金会打造的《南柯梦》……大家都在成长。作为一个戏曲院团,也许我们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像通俗艺术那样,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满载而归,但我们开始在收获属于自己的满仓鲜鱼。作为一个文化企业,我们无法回避市场规律。所以我们要感谢政府、企业与观众的支持,使我们能够有更多的“资本”来参与竞争。

我们用9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路,这条路的一个起点叫《1699·桃花扇》,当中的一个界碑叫《南柯梦》,未来的好戏还会更精彩。 “路漫漫其修远兮”,难也罢,易也罢;赞扬也罢,批评也罢,我们都将传承不息、勇往直前。如今,省昆第五代学员的招收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我们将再度种下稚嫩的树苗,将他们培育成片片绿荫。也许有一天我们终将老去,然而我们挚爱的昆曲艺术,必将永葆其青春。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