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灯戏在明嘉靖年间就流行于南充市的阆中、南部、仪陇、顺庆等地,是根植川北一代的民间歌舞小戏。它继承巴渝舞的遗风,源于傩戏,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吸取了昆、高、胡、弹腔以及大量的民间表演艺术及杂役艺术,形成了明快、幽默、夸张的独特风格,深受川北人民的喜爱。
顺庆府(现顺庆区)志载,博古斋木刻版川北嘉陵公子看灯戏的《竹枝词》:“一堂歌舞一堂星,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既是灯戏演出盛况的描述,也是对灯戏艺术魅力的称赞。
川北灯戏在名称上有叫“农民戏”、“坝坝戏”的,又因诙谐风趣,引人发笑,还称它为“喜乐神”。在经济不发达的旧时代,农村请客,常有客多铺少的矛盾,主人家便请灯戏班演唱通宵,客人围在院子里看灯戏表演度过一夜,故又称灯戏叫作“大铺盖。”
川北灯戏演唱时用胖筒筒伴奏,声腔圆润、曲调轻快,悦耳动听,群众也称它为“欢喜调”。
川北灯戏风格别致,艺术独特,内容多为歌颁正义,鞭挞丑恶,寓教化民众于笑谑嬉乐之中。其剧目一般发喜 剧、笑剧、闹剧为主,就是正剧、悲剧题材,也常用喜剧手法表现,充分表达了川北人民豪爽乐观的性格。其表粗犷简洁不乏真情,诙谐通俗不伤大雅,载歌载舞,妙趣横生。其唱词近乎口头文学,见物唱物,见人唱人,质朴健康,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其唱调高亢悠扬,粗犷奔放,吐词亮腔,字正腔圆,带有浓厚的民歌情趣。曲调吸收了川北山乡的民歌、佛歌、嫁歌、清音、端公调、也吸取了陕西的酃调,吴下的补缸调等,富有独特的川北地方情味。川北灯戏表演的舞蹈性很强,有“无跳不成灯”之说。它吸取了民间狮舞、龙舞、牛灯和皮影、木偶表演的舞姿,特别是戏中的小丑、彩旦等,通过诙谐滑稽的舞蹈动作,把剧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无不令观众捧腹。
传统的川北灯戏的演出是晚上在院坝、阶沿进行的,观众是农民,他们提着灯笼火把,围起场子观看,使戏场汇成一片灯的海洋。演出场地中心高悬一盏异常耀眼的主灯,四角配置画着花、鸟、走兽、人物或书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恭喜发财”字样的鲜艳夺目的彩灯,演员们提灯、舞灯、跳灯、戏中出现的龙灯、狮灯、牛灯、或蚌壳灯,不仅是道具,还是精巧的民间工艺品,也是剧中的角色。观众看灯戏演出叫“看灯”,演员演灯戏叫“扮灯”。台上台下灯相辉映,演员观众交融无间,群众欢腾,蔚为壮观。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川北灯戏经历了潮起潮落的兴衰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川北灯戏的保护与发展,使这一古老艺术得以焕发青春,从院坝阶沿走向大雅之堂。从此,川北灯戏真正成为巴蜀奇葩,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1983年,南充地区举行业余灯戏调演,发现了一批优秀的灯戏剧目和灯戏演员。经过反复加工提炼,1984年南充地区文化局组团参加四川省灯戏剧会演,所演灯戏《灵版迷》、《闹隍会》、《郑板桥买缸》、《三张借条》等6个灯戏,在蓉城舞台初露头角,以其独特、浓郁的地方特色,受到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赞赏,被誉为嘉陵江畔璀璨的奇葩。1986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川北灯戏》一书,在全国发行,是我市挖掘、整理、研究川北灯戏所取得的重大成果。1987年10月,应中国现代戏剧研究会第六届年会的邀请,南充地区以岳池县川剧团为班底组团赴成都演出灯戏《幺妹儿嫁给谁》、《献鸡》、《包公照镜子》、《搭车》、《办移交》,使来自全国的戏剧家们如痴如醉,彻夜难眠,交口称赞:“精湛的灯戏表演,高尚的艺术享受。”这次演出再次誉满蓉城,轰动全国戏剧界。中国戏剧院院长胡沙赞誉川北灯戏“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新颖别 致,健康明快,表演形式特殊,生活气息浓郁,夸张、变形却又真实自然,很不错!”
1988年5月,该团赴京进行为期七天的演出,《中国日报》发表《灯戏使舞台放出异彩》的文章,再次在全国戏剧界引起强烈反响。事后,市川剧团先后赴上海、山东、天津等地演出灯戏《嫁妈》、《桥》、《滚灯》等均获得奖励。1997年由阆中市政府和市群众艺术馆组织创作排演的现代灯戏小品《甜水井》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戏剧小品比赛铜奖,2001年由市艺术馆组织创作排演的川北小灯戏获得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小戏比赛金奖。这是四川省小戏类获得国家级政府奖金奖零的突破。